天后庙位于香港铜锣湾天后庙道10号,始建于清初,由戴仕蕃建造,当时称之为“盐船湾红香炉庙”,天后庙的业权至今仍为戴氏族人(戴氏福堂有限公司)所拥有,1928年通过的《华人庙宇条例》,规定全港庙宇由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但红香炉天后庙获豁免,仍由戴氏族人自行管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铜锣湾天后庙主祀神灵是天后娘娘,另祀神灵为观音、正财神及包公。附近的地铁站亦命名为“天后站”。
- 中文名称
- 铜锣湾天后庙
- 地理位置
- 香港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
- 景点级别
- 无
- 门票价格
- 无
- 始建于
- 清初
建庙历史
传说一
有一个红香炉被水冲到现今的铜锣湾,当地乡民和渔民认为是天后娘娘显灵,在该处建一小庙,用这个香炉来上香奉祀,由于灵验之故,庙貌便发展起来;故此庙所在地改称为“红香炉山”,冲来香炉的港口改称为“红香炉港”。及后“红香炉港”泛指港岛一带,亦是“香港”的命名。
传说二
铜锣湾天后庙约于十八世纪初由戴氏家族所建。戴氏为来自广东淡水的客家人,初时定居九龙湾一条名“蒲岗”的村庄,戴氏常渡海至港岛沿岸割草,相传其族人在岸边拾得一具神像,遂为其立祠供奉。其后善信渐多,香火渐盛,遂筹募经费,兴建一座正式的天后庙。
1880年的铜锣湾天后庙 铜锣湾天后庙
庙宇建筑
铜锣湾天后庙原本建于海边的高台之上,背靠炮台山,面向维多利亚港,虽历经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着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规模宏大重修时的面貌。
天后庙为二进式的中式传统建筑,面阔三间,以青砖建成,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采用左右对称布局,第一进为门屋,正门为前檐廊式设计,正门后设置挡中用作挡煞,两进之间的天井加盖屋顶而成为香亭,后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厅主殿,设有光绪二年的石制神台。两傍各有一个侧殿,左为“戴福堂”而右为“百家神殿”,侧殿前各有天井及独立出口通往庙外或经上书前“瞻云”后“龙化”和前“就日”后“虎变”的左右月门进入香亭。天井照壁分别有龙和虎的灰塑装饰。
庙门横额《天后古庙》四个大字,庙门外部石梁有同治七年的字样,两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年)雕刻有"兴邑刁爵"字样的石狮,及光绪廿八年(1902年)的铜聚宝炉和香炉,并保有生动逼真的屋脊人物陶塑和精致的壁画。门屋正脊分3层,上层为“二龙争珠”,中层是以中国戏曲人物陶塑装饰的石湾花脊,而下层则为彩绘,但大部分已经脱落,两端饰以上有鳌鱼的博古。正厅正脊与门楼正脊类似,惟没有“二龙争珠”。山墙两端的墀头有分别写上“富贵”和“寿考”的花鸟灰塑。
建筑格局
该庙的建筑格局比较特别,与位于海坛街的武帝庙的格局有异曲同工之妙,中门上更留存着一对像苏绣的木屏风。庙的正殿在后,左右有偏殿,在市区来说可算颇具规模。
天后
天后又称妈祖,原是福建人士,名叫林默娘。据称她天生异禀,十三岁时遇一方士尽授所学,能知未来,起病扶衰;据称她经常乘一张苇席往来海上,拯救一些遇溺的人,人们便尊奉她为保护海上安全的神灵,建庙纪念她
历史文物?
该庙正门“天后庙”三字及对联“百粤着声灵大道为公?福自天宏启宇;八方虔祷祀群生在 宥胪欢薄海庆安澜”,刻于民国二年(1913年)。
其它神祇
除天后外,庙内亦供奉太岁、观音及包公等神祇。
特色
天后庙为屯门渔民的信仰中心,所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宝诞都会举办庙会,其间会一连五天于庙前广场架起舞台演神功戏及一系列活动如舞龙舞狮等。天后宝诞为屯门各村落居民及渔民的盛事,他们都会前往天后庙贺诞,为此警方亦会在天后路作封路措施以方便民众到天后庙参拜。
另外由此屯门年宵市场用地因西铁屯门站兴建工程而失去,经过多年转换场地后,近年选择在庙前广场为年宵市场用地。虽然年宵市场不及维园般大型,但由于在庙前举行,甚有中华特色,所以有另一番的味道。
交通
从中环乘25号巴士往天后庙道;
乘港铁港岛线至天后站A1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