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字的意思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稳
穩
〈形〉
(1)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 同本义 [firm;stable;steady]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3)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4) 妥帖;稳妥 [appropriate;proper]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6) 沉静;稳重 [sedate;staid]。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7) 匀称,适度 [well-proportioned;well-balanced]。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8) 一定;准定 [sure;certain]。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词性变化
◎ 稳
穩
〈动〉
(1)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trample on cereals]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2) 安顿 [maintain]。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3) 诱使人暂缓行动 [stall]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4)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endure]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5) 搞端正 [get sth.upright]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6) 〈方〉∶放,搁 [put]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
常用词组
稳便、稳步、稳操胜券、稳当、稳定、稳固、稳厚、稳获、稳健、稳静、稳练、稳拿、稳如泰山、稳实、稳帖,稳贴、稳妥、稳扎稳打、稳重、稳坐钓鱼台
康熙字典
稳 【禾部】【午集下】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正韻》烏本切,溫上聲。《說文》蹂穀聚也。一曰安也。从禾,隱省。古通用安隱。
又《字彙補》叶烏銑切,音偃。《蘇軾·垂雲亭詩》江山雖有餘,亭榭苦難穩。登臨不得要,萬象各偃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穩【卷七】【禾部】
蹂榖聚也。一曰安也。从禾,隱省。古通用安隱。烏本切
- 丨部
- 亅部
- 丿部
- 乛部
- 一部
- 乙部
- 乚部
- 丶部
- 八部
- 勹部
- 匕部
- 冫部
- 卜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二部
- 匚部
- 阝部
- 丷部
- 几部
- 卩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凵部
- 人部
- 亻部
- 入部
- 十部
- 厶部
- 亠部
- 匸部
- 讠部
- 廴部
- 又部
- 㔾部
- 艹部
- 彳部
- 川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飞部
- 干部
- 工部
- 弓部
- 广部
- 己部
- 彑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小部
- 夊部
- 贝部
- 比部
- 灬部
- 长部
- 车部
- 歹部
- 斗部
- 方部
- 户部
- 火部
- 见部
- 斤部
- 牛部
- 攵部
- 犬部
- 日部
- 礻部
- 瓜部
- 钅部
- 皿部
- 母部
- 目部
- 穴部
- 巨部
- 四部
- 血部
- 至部
- 舟部
- 衣部
- 羽部
- 糹部
- 西部
- 音部
-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