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研究的定位之误
来源:
■误区一:以药材替代饮片进行研究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因此,这个药物应该主要是由饮片作为原料配伍的复方和制剂。复方制剂是疗效确切的中药,是治疗疾病的直接物质,即药效物质基础。中药的起点是饮片,即配伍原料(配伍组分)。笔者认为,过去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是把药材作为了中药研究,属于中药研究的定位错误。这样做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中药是经过中医临床学验证的药效物质。那么我们对中药的研究就应该从临床使用的复方开始。而多数“现代中药”的研究正好与之相反,违背了传统的中药发展规律,导致了研究脱离临床。
由于中药研究起点的错误,出现了以药材替代饮片的现象,导致了真正的中药原料(饮片)缺少标准或没有标准,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中医药的存亡问题。
必须指出,中医作为临床处方使用的饮片才是进入国家药品管理系统、医疗使用系统和药品流通领域的中药原料。建议将我国《药典》收载的标准确定为饮片及其制剂的标准,因为这才是药店经营和医院使用的中药;中药工厂生产的制剂,原料药必须是饮片,否则违反了中药的用药原则和规律,会导致中药疗效的不确定性。
■误区二:“生药”与“中药”概念等同
有人认为,中药研究应与国际接轨,遂将中药改成生药,认为中药和生药等同,在研究论著中也经常出现生药、中药名词混淆的现象。
笔者认为,中药和生药归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不能混为一谈。中药的研究是从临床开始的,疗效是确定的,起点就是药物,研究路线为:中药(药典规定使用的药物)→药效组分→作用机理→组分药理辅助实验、组分代谢试验→临床重新比较验证→组分中药(现代中药)。而生药的研究是从生物开始的,疗效不确定,起点是动、植物,研究路线为:生物→有效成分研究→活性实验→按照新药研究的路线进行研究→临床试验→化学或生物新药→临床使用(药典收载,生物药或化学药)。从上面的路线看,若采用生药和化学药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研究出来的既不是中药也不是化学药物。
目前,有一种潮流,似乎不将中药改成生药就不能与国际接轨,就不是创新,这是一种学科和学术思想的混乱。众所周知,中药本身就具有先进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国际上没有相同的轨道,接轨之说纯属于无稽之谈。中药要现代化这是主流,无可非议,我们可以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研究发展中药,但没有必要牵强地、盲目地附属于外国的学术体系,如此接轨大有丧失知识产权之嫌。
■误区三: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就是中药质量研究
中医临床使用饮片配伍的复方和制剂,患者服用是有效的。复方的中药饮片所含的药效组分与药材是不一致的。那么,使用药材的某种活性成分含量作为标准,会导致复方质量失控、疗效的不确定性,造成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信任危机。过去对中药的质量标准制定以30个药材的样品(商品或野生的、栽培的药材)对某种或某几个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并确定含量最低的指标作为质量标准的下限,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临床,具有明显的不科学性,出现了原料药和复方、制剂的标准相脱离。
此外,中药某种或某些成分含量越高,质量越好的观点应该商榷。目前中药规定的活性成分含量标准与临床相脱离,出现了成分含量越高质量越好的错误理念。如麻黄碱的含量不低于1.0%,也就是说1.0%以上均符合标准,夸张地说,10%也符合标准。那么患者服用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不言而喻了。从药效学的角度来讲,含量和生物效应是密切相关的,岂有含量越高生物效应越强的道理呢?实际上,传统中药在临床用药中剂量范围是明确的,现代的中药标准应与之相对应。
中药的疗效是确定的,药效物质的存在是绝对的。但不是单一化合物,也不是多成分(杂乱无章的),也不是组分(没有固定的指标),它是一个药效组分。这个药效组分是按照药效物质的生源规律进行有序组合,各成分之间具有量和比例的关系。由此确定的质量标准可以表述中医药的本质特征,符合中医药理论。
目前,一谈中药质量研究就是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测定成分就是质量研究,这种用研究生药的路线去研究中药,也是中药研究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地说,中药的质量必须用临床指标或能代表其药效组分的指标去标识,脱离临床评价的指标去研究化学标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另外,中药质量标准与临床功效缺乏相关性;不同功效的中药用同一种成分评价其质量欠妥;化学对照品不能表述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中药的质量标准中没有规定有效期;中药质量的基础研究与中药教育、生产和应用脱节。
此外,由于指纹图谱是中药物质存在的表型,在中药药效物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用指纹图谱标识其药效物质,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不是万能的。应当指出的是,指纹图谱不是中药,它是中药中某些成分的表述,但不能表述其全成分。
笔者认为,评价中药质量的先进方法是能够反映中药本质的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体系,或能够较为客观地表述中药生物效应和信息物质特征等为指标的生物鉴定方法。
■误区四:扩大中药栽培
临床实践证明,来源于同一个品种的中药,由于生境不同其药效有本质的不同。例如白芷Angelica dahulica的根,野生品民间作为独活(祛风湿药);栽培品为中药“白芷”(辛温解表药)。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的根,野生品经加工为“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栽培品经加工为“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应该看到,由于栽培和野生的不同,功效不同的中药不胜枚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宋代以前,本草没有栽培历史记载的中药,栽培品切不可和野生品等同入药,否则会误病害人。最近几年,临床用药发现,大黄等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是否与栽培品有关还是和现行标准有关值得研究。
笔者认为,以扩大资源为借口,大搞中药栽培必须降温。实际上,扩大栽培的本质不是在扩大中药资源,而是在搞天然药物,并强行将天然药物作中药使用,其后果只能造成“中药疗效越来越差(因为栽培后功效发生了改变)”的现象。所以,中药栽培应该慎重,不宜无限制的扩大和泛滥。检测中药栽培品的品质要与中医临床结合。栽培品应该按照新药对待,不应该按照传统的中药对待。
可以肯定地说,粗俗的栽培研究不是在扩大中药资源,而可能使假药增多,引起混乱。此外,中药的新栽培品和新药用部位作传统中药使用,也会造成市场混乱,导致中药的质量难以控制,其疗效也会出现差异。
■研发思路:现代中药应为组分中药
笔者认为,要基于传统中药的继承,科学地揭示传统中药的本质,就要以传统标准中药为基准,研发起点对象定位在临床中药(复方),原料药定位在饮片。用符合中药配伍规律的科学理论去指导,即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质量标准要明确3个指标: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建立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方法学体系和技术平台,用能够诠释中医临床功能主治的组合药理学进行组分中药的辅助药效验证,用体内中药药效组分代谢学进行组分中药的筛选和确证。应该建立中药组分学新的学科体系,开发以中药药效组分为核心的组分中药。
中药药效组分的第一层次是配伍组分,第二层次是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中药多以复方入药,其功能是以单味药的功效为基础,但不是单味药功效的总和。中药饮片里的多种成分遵循自然规律有序地结合作为复方中药的个体,即是配伍组分,这个组分是有机地结合而非随机搭配,存在质和量的必然规律;体现着组分的表型规律。而这种组合的实质又是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的组合,构成了有序的药效组分。尽管诸多因素影响着中药药效组分的变化,但这些组分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就阐释了中药药效与物质、物质与品质、品质与临床疗效等关键性问题。
所以说,中药疗效是由其药效组分所决定的。多数复方仅仅体现单味药的一种或几种功效特征。配伍后的中药在功效上有所侧重,说明其组分发生了变化,即量和质的改变,这就是复方功能和单味药功能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贯穿于中药领域的各个层面。中药药效组分具有对应性、稳定性、比例相对的恒定性、活性的确定性等特征。中药药效组分能够系统地反映中药临床应用特点、药效成分的有序组合。笔者认为,中药药效组分可以阐释化学成分相似、但临床功效不同中药的机理。如人参、三七与西洋参,白芍与赤芍等。可以阐释同一味中药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其药效作用不同的机理。如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等。阐释中药复方配伍为什么强调君、臣、佐、使,药对和剂量等。如经典的中药方剂当归补血汤等具有明显的配伍比例和固定配伍等特征。可以阐释中药药理作用的量化指标和作用位点。如中药效价及生物效应比的确定等。可以阐释中药品质的本质特征,建立符合临床用药特点的中药品质标准和鉴定方法,可以使中药的品质标准趋向于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标准的同等地位。可以阐释中药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存在的自然规律和提取分离理论。还可以阐释现代中药制剂的工艺原则。由此可以看出,中药的发展战略应该放在临床疗效基础上、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组分研究上,现代中药应该是组分中药。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