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柳青故居
首页  > 陕西  > 榆林  > 吴堡   »  柳青故居景点介绍

柳青故居

柳青故居
柳青故居,即我国著名作家柳青的出生地,位于陕西省吴堡县城以北40公里的张家山镇寺沟村。
中文名称
柳青故居
地理位置
陕西省吴堡县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
柳青
地    址
陕西省吴堡县城张家山镇寺沟村

柳青生平简介

柳青(1916~1978),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字东园,笔名柳青。1916年7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一个农民家庭。9岁起于本村上学3年;1927年考入葭县螅镇高小;1928年随长兄春园到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1年;同年5月刘义维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因大哥离米脂,返回葭县媳镇小学读书1年半;1931年,其兄春园在东北教书赚钱,资助柳青考入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学习,他苦心研读,开始钻研文学作品,经常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在思想深处,奠定了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从初中二年级起,开始学英文,一年后即能阅读一般的英文原著。1934午夏,柳青考入西安高中,开阔厂视野,丰富了阅读内容,增加了不少知识,提高了热爱文学的兴趣,特别向往进步文学,开始自学俄文,介绍苏联文学,走上业余创作道路。在学校经常写散文、诗歌,翻译外国短篇小说,不断在报刊上发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燃及西安,他积极参与游行示威,宣传抗日,呼吁“停止内战”。当时,柳青是西安高中学生会负责人,担负学校高中学生刊物《救亡线》的编辑,不断鼓舞西安学生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学生运动再度高涨,柳青积极参加。12月底,经董学源介绍,与延安来的李一氓、冯文斌相识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李一氓领导的陕西省委临时宣传委员会工作,任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西安学生联合会刊物《学生呼声》主编,在《学生呼声》刊物上,发表了《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短篇小说《待车》。1937年,柳青高中毕业,担负《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负责西安青年文协党团工作。当时,“九·一八”事变已发生6年,东北沦陷,华北告急,祖国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柳青利用报刊鼓动人民奋起抗日。是年,平津失守,北京师大、北大和天津北洋工学院部分师生流亡到西安,办起西北临时大学,两月后,柳青考入该校俄文选修班,一边学习俄文,一边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因日本飞机频繁轰炸,学校于1938年4月迁陕南城固,柳青未去,跟随八路军到前方打仗,开始了他的创作活动。 1938年5月至1939年7月,柳青在陕甘宁边区文协任“海燕”诗歌社秘书,民众娱乐改进会秘书,做机关党的工作。翻译西班牙小说《此路不通》后,与刘祖春等人赴晋西北前线采访,先后发表了不少通讯报道。1939年春,回延安随民众剧团去陕甘宁边区9个县体验生活。6月回到延安,写了两篇小说。8月再度上前线,到晋西南115师独立支队2团1营、129师386旅771团任文化教员。1940年10月回延安,在抗联全工作,先后写出《误会》、《牺牲者》、《地雷》、《一天的伙伴》、《废物》、《被侮辱的女人》、《在故乡》、《喜事》、《土地的儿子》、《三垧地的买主》等10多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后来,他将这些作品收集在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地雷》中。1942年,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始。柳青暂时放弃写作,参加了整风。1943年2月,组织派他到米脂县民丰区吕家检乡任文书,他经常深入农村,发展共产党员,领导群众开始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繁重的工作,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病了一场。在紧张的春夏秋冬里,他读完5本《斯大林选集》。工作实践,学习中的启发,使他原来不愿到农村工作的思想感情,起了根本性的转变。柳青在这个乡一直工作3年,收集了不少资料。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副书记,主管农业互助合作工作,他深入调查研究,给区乡干部、农民讲社会发展史,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亲自指导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皇甫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运动健康发展,成为陕西和西北的先进典型。1953年3月,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保留常委职务,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住在一个破庙里,专门从事长篇小说《创业史》等文学作品的创作。1960年4月,柳青将《创业史》第一部10万册的稿酬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1961年开始写《创业史》第二部时,他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借5500元稿费,为皇甫村支付高压电线、电杆费用。1963年到1964年,柳青两次参加长安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冒着风险,和打击一大片的极左思潮进行斗争,保护了一批农村干部,深得人心。在长安县,他还写出《我们这里已是早晨》、《灯塔,照耀着我们吧!》、《1955年秋天在皇 甫村》、《王家父子》、《邻居琐事》等散文。还写了《关于王曲人民公社的田间生产点》、《怎样沤青肥》、《耕畜饲养三字经》、《美学笔记》、《狠透铁》等作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柳青被打成“反动权威”、“黑作家”、“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失去自由,身心受到摧残。之后,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派人在长安调查一个月之久,写出《柳青在长安的十五年》的长篇报告,肯定他历史清白、工作正派,作品经得起历史考验。1967年9月,“四人帮”的黑爪牙,到处宣传抗战时期柳青在四川搞过特务活动,说他是“特嫌”、文化大革命的幕后“黑手”,再次把他关进“牛棚”,折磨4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的家被捣毁,伴侣马崴被迫害致死,但他始终立场坚定,不动摇,不妥协,坚持真理,坚决抵制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但他的病势日重,身体渐衰。1972年,周恩来总理得知柳青病危,批示中央卫生部予以妥善安排,并嘱咐陕西省主要负责人对柳青予以照顾。同年国庆节,周总理又让《人民日报》记者捎话给柳青,希望他搞好身体,写完四部《创业史》。柳青受到巨大鼓舞,再次精心修改了《铜墙铁壁》和《创业史》。1978年,于陕西省出版局、省委召开的文艺创作会和《延河》编辑部小说创作座谈会上,发表了《生活是创作的基础》,进一步阐述了美学思想。1978年5月,柳青到北京治病,他想利用医院的现代化条件,支撑身体,争取时间,改完《创业史》第二部。但因体质太差,病情严重,于6月13日下午5时,不幸溘然长逝,终年62岁。他的骨灰分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和长安皇甫村神禾原墓地。北京和西安分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李先念、陕西省委、省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追悼大会。

柳青功绩

柳青历任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柳青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作家。他的创作道路、美学思想、艺术独创精神,永远流传,启迪后人。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代表作品是《创业史》第一部。由于“四人帮”剥夺了他10多年最宝贵的创作时间,《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未能如愿完成,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光华书店1947年2月初版),中篇小说《咬透铁锹》(载《延河》1958年4月号),长篇小说《种谷记》(山东新华书店1950年3月初版)、《铜墙铁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初版)、《创业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第:版,该小说最早在《延河》1959年第4—11期上连载)、《创业史·第二部上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6月第:版)、《创业史·第二部下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6月第:版)。

走访柳青故居

从吴堡寺沟村走向革命柳青的原名刘蕴华,他出生在地处陕北绥德、佳县、吴堡三县交界处的吴堡寺沟村。同许许多多陕北农村一样,村子的四周皆被群山围绕,纵横的沟壑呈丁字形,将一个诺大的村庄分隔成不规则的条块状。一条还算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边矗立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四个红色醒目的大宇“柳青故居”。笔锋道劲有力,出自当代另一位著名作家贺敬之之手。沿一道土质漫坡缓缓而上,一座做工考究的青砖大门高高耸入眼帘。每一根木头都雕上了活灵活现的象征福寿吉祥的牡丹,每一块砖头都透着一种厚重的沧桑。雕刻得古朴美观的石板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帧大气而笔势如行云流水般畅快的对联:“心田种德心常泰,福地安居福自多”。既是一幅书法精品,也记录着主人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言为心声,楹联也道出了柳青的先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感恩大自然的朴素情怀。就在这处院落里,柳青出生在这里并且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也是从这里,他一步步走向革命道路,迈向文学事业的成功。故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日子里,他曾花了3年时间在陕北米脂县担任乡文书工作。丰富的生活积累,使他在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种谷记》。在小说中他追求地方特色和用群众口语表现生活,使人耳目一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奉组织之命到东北地区工作,但作为生长在西北、长期在那儿工作并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的作家,柳青“热土难离”,毅然向组织申请重返故乡陕北工作。回到陕北,他立即投身他所熟悉的地区,采访记录老区人民支援战争的生动素材,这样在1951年初春完成了以沙家店战役为背景,重点写民工支援前线的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在长安皇甫村成就《创业史》柳青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抗战时期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文革”期间,他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1978年6月13日因病逝世。柳青在皇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塑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柳青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无疑是长篇小说《创业史》。在《创业史》中,他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蛤蟆滩各阶级和各阶层人物之间尖锐、复杂斗争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农村阶级关系及各阶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新排列、新组合,完整地展示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特别是他们对待千百年遗留下来的私有制所持的立场和感情的飞跃。也可以说,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创业者的心灵史。这也是这部小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的原因。《创业史》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语言质朴而凝重,充分昭示了柳青雄浑而劲健的艺术风格。它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创作的最优秀成果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精品佳作,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享誉国际文坛。永远的怀念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柳青墓前凭悼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我们感怀于他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他曾把刚刚拿到手的《创业史》第一部的稿费1.6万多元,全部捐给他所在的王曲公社,作为工业基建费用。他说:“我有工资,不需要这些钱,让它给社员办件有益的事吧。”这在今天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柳青终身守着一个作家的本分,专心致志地研究生活、从事创作。他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只有愿意为文学卖命的人,才能干这一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年365天,除了5月麦子开花,他要外出躲避(他患有严重的痼疾哮喘病),除了通知他必须参加的会议,他大部分时间是住在皇甫村,经营他为之献身的事业。他始终强调作为一个党员作家、人民作家,必须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说,一个作家需要观察、表现复杂纷纭的社会生活,但是自己一定要“终身保持心灵的纯洁”,同那些投机取巧、追名逐利之徒划清界限,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真的美的作品来。目前,吴堡县将柳青故居修缮一新;长安区委、区政府和热爱柳青的人们,为纪念柳青,出资修建了柳青广场、柳青墓、柳青雕像、柳青文学馆等等,同时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现在,柏油马路已经修到了皇甫村,村民们在村边路旁做着各种小买卖,脸上漾着笑意,口中说着柳青的故事。不知柳青如果能看到当年皇甫村乡党的后人们的生活,会有何感想?我想,这应该或许就是他曾经设想过的幸福生活吧。

游客的文字

“在宋家川我们没有停留,与当地政府的负责人联系上后,就一道坐车去柳青的故居张家山乡寺沟村。柳青故居是坐落在大山下的一排坐北朝南的窑洞。院落很干净,窑洞的外表是新粉刷的。走进那孔柳青出生的窑洞,墙壁上挂满了翻印的大幅照片,有柳青的单人照,也有柳青与家人和友人的合影,还有工作照。这些照片我大都从其它资料中见过,但我还是细细地看了一遍。在柳青的生身之地看柳青的照片,我觉得自己的情感与柳青更近了一步。柳青的侄儿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发现,他竟和照片上的柳青几乎一模一样。我想看到柳青用过的物品,但窑洞里除了照片外,空荡荡的。我一人走出了窑洞。在院子里,我看到了一盘碾子。这是一盘旧碾子。我抚摸着碾子,想像着儿时的柳青,和我们这些农家孩子一样,躲过大人的眼睛,骑在碾子上,被大人们训斥:碾子是青龙,青龙一旦发怒,骑它的人就会被青龙抓走的。柳青的侄儿出来时,我问这碾子是不是柳青孩提时代的碾子,柳青的侄儿说是。哦,我又在想像柳青推碾子滚谷子高粱,在碾道里转圈圈的情景。柳青从窑洞走到院子里,从碾道走向大千世界,然后安居长安的皇甫村,为我们写就了不朽的文学著作《创业史》。”

旅游开发

吴堡县隔黄河对岸便是大禹治水第一门、九曲黄河第二镇——山西柳林孟门古镇,而它自身的潜力也很大。柳青故居:著名作家柳青的出生地,位于吴堡县城以北40公里的张家山乡寺沟村;千年吴堡古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即在此筑有吴堡水寨,北宋元丰五年(1082)扩筑,后屡有修缮。民国25(1936)3月,吴堡县政府始由古城迁至宋家川。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1948年3月23日下午1时左右,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在吴堡县岔上乡川口村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河北西柏坡指挥战略大反攻,建立新中国的。蛟龙壁:为大禹治水第一门——孟门。吴堡大同碛:大同碛位于吴堡县丁家湾乡拐上村,为天下黄河第二碛,又称二碛,仅次于壶口瀑布。横沟温泉:横沟温泉是吴堡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三大宝贵资源,横沟温泉目前流量3000多立方米,水温39℃,是目前西至定边县,东至太原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温泉。柳林县孟门南山寺景区正在开发中,这将带来更多机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