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沟生态旅游区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高西沟人就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并在有限的土地上,搞起了土地利用“三三制”模式,经过四届支部三代人的共同努力,把一个荒山穷沟治理成为一个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建设典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十世纪高西沟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二十年,即七十年代前门庭若市、红火热闹的二十年。62年人民日报以《山区农业的生命线》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高西沟,65年授予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八、九十年代,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的二十年,但也是最难忘最可贵的二十年。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高西沟也曾有过集体与个人经济发展的此消彼张,曾经也有人提出过分林分草,两委班子坚决不同意,才得以保留下现在的骄人成绩。高西沟第一家实行了封山禁牧,第一家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下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奇迹。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对面山上660亩松柏、沟底的水库以及“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打坝建堰窝,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建果院,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的治理成果。
(2)高西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6年,高西沟被国家旅游总局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农业旅游示范景区建设已具规模,15个景观:高西沟水保生态展馆、松柏生态林区、庙梁山观光区、生态果园区、人造平原旱作农业示范区、梯田盘山景观区、休闲农家窑洞和农家游乐园各具特色。走进高西沟,可以看到层层梯田绕山梁、座座坝堰锁沟掌,家家户户新窑洞,绵绵峰峦碧水漾。游高西沟,可以春赏鲜花烂漫,夏享窑洞清凉,秋摘累累硕果,冬领黄土风光。
(3)高西沟是榆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高西沟村在2006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西沟村第二个规划,即《高西沟农业生态发展规划》(第一本规划是1964年制定《十年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着重狠抓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和农民培训四大建设。在产业发展上,建起了小杂粮生产区、坝地绿色蔬菜种植区、苹果示范园和农业生态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村内进出道路全部硬化,“三网”开通,“三站”齐全;在村容村貌建设上,对原有农家院落进行了“四改三建两化”,实现了人畜分离,许多农户安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抽水马桶,比较好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呈现出了“村庄大变样,处处新气象,建设新农村,家家喜洋洋”的喜人局面。
高西沟生态旅游
高西沟村农业生态旅游区占地1000亩,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林沟壑地貌,项目区有松柏林660亩,经济林200亩,水库、坝系、梯田等水利建设工程标准完善,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方面享有盛名,村内陕北农家生活氛围浓重,文化底蕴深厚,区内风景独特,环境优美,旅游区距210国道210公里,交通便利,现拟开发梯田观光、二郎庙攀登观光、水上游览、安桥焉休闲娱乐、农家生活体验等项目,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高西沟农业生态旅游区为城市较野性质的休闲、游乐度假区,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的教学示范点,区内有山、林、水、梯田、淤地坝等景点。风景秀丽,可供避暑、休闲、娱乐,主要特色是:
1、黄土高原地貌及水土保持治理观光:高西沟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地貌,景区内可以领略到层峦迭嶂的黄土高坡、纵横绵延条条沟壑、窜入云霄的层层梯田、沟渠紧锁的坝系工程。
农业生态观光:景区有660亩松柏林和60亩水库,进入林区,可感受到江南青山碧水风光,充分体会大自然赋予的神奇。景区有苹果园200亩,大扁杏200亩,可供游人自由采摘,体味新鲜绿色感觉。
2、水土保持成果展览:景区建起了全国第一座村级水土保持成果展览馆,通过参观学习,可以了解当地农民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寻找当年农业学大寨的足迹,感受人类战胜大自然丰功伟绩。
3、农家生活体验:景区属典型的陕北农家生活去,可以通过住土窑洞、登土山坡、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等活动,体现厚重的黄土风情。
4、陕北文化娱乐欣赏:景区提供陕北民歌、陕北说书、小戏、秧歌、跑旱船等特色节目表演,可供游人欣赏参与。
5、旅游产品丰富:景区是米脂县小杂粮、无公害蔬菜、畜牧生产基地,农产品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业资源,以此作为山地旅游综合开发,吸引游客参与生产、制作,体现旅游的参与性。与此同时,景区农民独特的剪纸、泥人、布鞋、鞋垫、石雕工艺,可以展示黄土文化丰富的内涵,这些产品的开发,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并与我县的杨家沟纪念馆、姜氏庄园、李自成行宫等景点形成一条旅游线,市场前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