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洞
灵洞,又名灵岩、水源洞,位于广西凌云县城东北1公里的百花山下,洞外奇峰四合,古木参天,飞鸟争鸣,河水碧波荡漾。
- 中文名
- 灵洞
- 别 名
- 灵岩、水源洞
- 地 址
- 广西凌云县城东北
- 宽
- 30余米
广西凌云县灵洞
此洞口宽敞,宽30余米,高30米,洞分3层,岩石玲珑,日光透入,分外明亮,历代名人骚客在洞内留下了许多诗词碑刻,其中洞顶最高的石崖上刻有“第一洞天”雄伟苍劲的四个大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左江观察使王玉德所题。该洞全长500米,洞内有地下河,四季常流,洞中钟乳石、石笋、石栏、石花等千姿百态。目前开发有“双狮对语”、“镇宝花猫”、“哺乳金狮”、“寿翁棒桃”、“引颈骆驼”、“通天宝塔”、“金狮探海”、“古洞灵芝”、“灵虚佛手”、“静室”等14处景点。 洞中地下河流出成为澄碧河的“水源头”,故水源洞又有“澄碧河之父”之称。多年平均流量9.03立方米/秒,平均枯水流量1.2立方米/秒,地下河落差200米。滨水处砌低墙,可当栏杆,凭墙而望,水流湍急,若涛奔雷怒,震动山谷。洞中石钟乳结构古老,形态各异。原有佛像数十尊,早已不存。刘璜和凌云县灵洞
在“第一洞天”里有一个大大的“佛”字石刻。它高1.7米,宽1.2米,笔力雄健。“佛”字的左下方原有落款,写着“楚南八十老人书”,“文革”时期,惨遭敲坏,落款人名已难辨认。已经八十高龄的刘璜老人还写得如此笔力遒劲的大字,可见他绝非等闲之辈。据说刘璜老人文武双全,但怀才不遇,仕坎坷,清道兴年间,云游到水源洞,见山明水秀,风光怡人,便落发为僧长住下来,他精通琴棋书画途,以诗会友,十分风雅。这个“佛”字,意思是说,洞景清幽,足以养性,平生仆仆风尘,老来游此,尘心尽涤,仿佛步入佛国,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云南丽江市灵洞
灵洞在文峰寺后山中,洞门向东,洞内清泉滴沥,洁净异常,佛教传说是上乐金刚与金刚亥母嬉戏之地。 灵洞北侧有一大石,中间附有高1尺、宽2尺,可松动又不能取下的石块,据说石中藏有开启天国大门“华首门”的钥匙。相传迦叶来东土传教,曾在文笔山讲经说法,并在去鸡足山华首门入定前,将一把钥匙留存在此石内。迦叶是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佛教第一次集结的召集人。佛教传说,鸡足山是弥勒佛将来下生的道场,迦叶在华首门守着释迦牟尼袈裟入定,等待佛祖下生时传给他法业。由于这个传说,过去凡要到鸡足山朝佛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香客,先要到文笔山灵洞侧烧香借钥匙,返回时也要到此烧香还钥匙。文峰寺因而成了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成了藏、蒙古、纳西等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象征和标志,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的佛教界中也有一定影响。-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永胜 3营盘村墓群
- 古城区 4金龙桥
- 古城区 5宝山石头城
- 古城区 6东巴圣地玉水寨
- 古城区 7木府
- 古城区 8东巴谷
- 古城区 9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10博凹湾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1寨神泉
- 古城区 12观音峡
- 宁蒗彝族自治 13里务比岛
- 宁蒗彝族自治 1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15丽江黑龙潭公园
- 古城区 16黑龙潭古建筑群
- 宁蒗彝族自治 17里格村
- 宁蒗彝族自治 18青龙海生态旅游区
- 宁蒗彝族自治 19里格半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吉意溶洞
- 古城区 22玉泉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3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24扎美寺
- 宁蒗彝族自治 25日月河、开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