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师洞
海师洞位于大佛头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顶,相传为海通居住过的地方。海师洞洞深约10米,洞额刻“海师洞”三字,为清乾隆时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洞内原有海通塑像,后毁。
- 中文名称
- 海师洞
- 地理位置
- 大佛头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顶
- 来 源
- 清代四川抚察使顾光旭所手书
- 追 溯
- 清乾隆
来历
海狮洞洞额“海师洞”三字为清代四川抚察使顾光旭所手书,洞前的《凌云山海师洞记》碑文则是当年顾光旭所拟,而由后人重刻的。洞前铜钟为明代旧物,洞外的海通法师坐像则为近年所塑。景点介绍
有一传说:正当建造佛像紧张施工之时,曾发生海通禅师抗拒“郡吏求贿”之壮举,至今仍然为人们所称道。1988年凌云寺海师洞前所塑海通坐像,像高约2米,双眼眶中无珠,脸色显得铁青刚毅,面部呈现愤怒之容,一派庄严不可侵侮的神气,就是以此传说为据,取“自目可剜,佛财难得”的壮举,悲愤刚毅,凛然不可侵犯,来表现他的坚韧不拔、不畏强权的性格。地理位置
海师洞位于距乐山大佛约30米的栖鸾峰的峭壁上,有一处深约10米的洞穴,相传就是海通法师居住的地方。建造者
乐山大佛建造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辑,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决心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郡吏勒索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海珠区 1广州塔
- 番禺区 2长隆旅游度假区
- 番禺区 3长隆国际大马戏
- 番禺区 4番禺百万葵园
- 荔湾区 5沙面
- 白云区 6白云山风景区
- 越秀区 7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 越秀区 8广州大佛寺
- 增城 9增城小楼仙源
- 从化 10天湖旅游风景区
- 花都区 11九龙湖度假村
- 越秀区 12六榕寺
- 荔湾区 13华林寺
- 从化 14宝趣玫瑰世界
- 白云区 15云溪生态公园
- 从化 16碧水湾
- 荔湾区 17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 番禺区 18岭南印象园
- 黄埔区 19华峰寺
- 荔湾区 20广州沙面建筑群
- 荔湾区 21八和会馆
- 荔湾区 22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
- 花都区 23芙蓉度假村
- 白云区 24六榕寺祖师墓塔群
- 荔湾区 25粤海关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