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庆寺

善庆寺,创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古称善训府。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复建)、大雄宝殿、诸佛殿等。总面积为12OO平方米。
- 中文名
- 善庆寺
- 外文名
- Good igawa temple
- 时 代
- 元
- 地 址
- 临县歧道乡府底村
善庆寺(第六批国保)
善庆寺建筑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单昂。梁架题记为元至元六年(1269年)建。善庆寺位于山西省临县大禹乡以西0.5公里处的府底村,小峪沟沟口公路旁。座北向南,依山而建。据碑文载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系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修建。历代香火鼎盛,佛事不断。2004年,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最新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西临湫河,距县城10公里。地貌为黄土丘陵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属暖温带森林草原灌丛植被区。善庆寺所在地府底村居民以务农为主,产业主要为农业和商品零售业。寺院紧邻省道苛大线,交通便利,环境良好。历史
善庆寺据碑文载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系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修建,梁架有文字记载。又据民国六年(1917年)《临县志》及《山西历史地名》考,府底村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善训府,唐武德三年(620年)废善训府(后改建为善庆寺)。善庆寺原来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为佛事活动,西院为僧人生活区。西院有戏台、献殿、鼓楼(与东院钟楼对称)、弥勒殿(与东院诸贤殿对称)、卷棚、娘娘庙、斋房和僧舍等建筑,与东院共同构成善庆寺。西院后被当地学校占用,大部分建筑被拆除,只有献殿和7孔僧房还保留完好。建筑分布
该寺座北向南,依山而建,现存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廊房等,依中轴线排列,殿宇前后层叠,错落有致。东西廊房,左右对峙,井然有序。正殿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纵深八橡,悬山顶建筑形式,斗拱为五踩单翘单昴。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主尊释迦牟尼,旁立阿难、迦叶两大弟子。东佛药师,西佛阿弥驼佛,释迦牟尼背后,塑观音座像一尊。正殿之下东西两廊,东有七佛殿。西有菩萨殿,主尊地藏王菩萨。寺中正殿及东西配殿,为琉璃瓦盖顶,堆花脊饰,色彩纯正,花饰生动,隔山远眺,满目生辉,诚为元代遗风。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其中正殿主体建筑运用了元代典型的减柱法的营造法式。现存主体建筑正殿尚为完好。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善庆寺历史悠久,主体建筑结构严谨,木雕、砖雕,技艺精湛,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价值,为临县现存为数较少的历史文化遗产。附属文物共有:9尊泥塑,主像三尊,胁侍六尊,造型丰满,比例均匀,线条流畅且保存完好;元代石碑1块;柳树1棵,树龄150年左右,树高34米,冠幅21米。- 通州 1大运河森林公园
- 通州 2通州运河公园
- 通州 3北京韩美林艺术馆
- 通州 4布拉格农场
- 通州 5游莎日娜蒙古风情园
- 通州 6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
- 通州 7通州区运河文化广场
- 通州 8汉路县城遗址
- 通州 9星湖绿色生态观光园
- 通州 10群龙兴会
- 通州 11运河生态公园
- 通州 12通运桥
- 通州 13通州古城
- 通州 14台湖第五生产队农村生活实践园
- 通州 15面人汤艺术馆
- 通州 16通州区博物馆
- 通州 17张家湾文化旅游度假中心
- 通州 18月亮河度假村
- 通州 19古塔凌云
- 通州 20古墓新容
- 通州 21西海子公园
- 通州 22伏魔大帝宫
- 通州 23大营旅游度假村
- 通州 24通顺赛马场
- 通州 25大运河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