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豹竹涧风景区
首页  > 山东  > 青岛  > 平度   »  豹竹涧风景区景点介绍

豹竹涧风景区

豹竹涧风景区
位于平度城北3公里梨沟村,为平度古八景之一。村北莲花盆山如一巨龙盘曲而卧,形成一颈长口细腹大的葫芦谷,其谷涧幽深,长约1公里,谷底遍布豹竹,故得名。
中文名称
豹竹涧风景区
地理位置
平度
著名景点
云台观王母阁
得名缘由
谷底遍布豹竹

豹竹涧风景区

云台旁有唐代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始建的古云台观,千载以来一直是平度(唐、宋、金、元时称胶水县)最有名气道观。明清人的不少诗里,都说观内有茂密的翠竹。但为何称“豹竹”则说法不一。毛宗鲁诗“隐雾数层傍林馆,新梢粉褪豹纹斑”,是说这里的竹子上有状如豹子身上的斑纹似的斑点。官贤诗“风箫响处秋风动,豹竹空余月夜回”,也直接称这里的竹子为“豹竹”。可在清初官靖共的诗里却说“旁蹲奇石多如虎,莫怪漪漪似蔚文”,则又似乎认为丛竹旁的奇石状如虎豹,才是“豹竹”名字的来源。清乾隆时知州陈时贤又有新解,“枝舒宛起棱棱爪,丛伏浑生炳炳斑”,认为竹枝就象豹子的爪,整体的丛竹看上去就象豹子满身的斑纹。究竟哪种解释符合“豹竹”命名的本义或最为切当,成了无法统一的悬案,需由游客自己体会细品。谷之尽头有一石砌墙,墙垣下开一3.5米高门洞,上书“瑶台”,山涧小溪即自洞中流出,据考证,此为明代所建。瑶台上毗邻云台观遗址,此观原为道教名观,规模宏大,惜毁于“文革”。山之西坡有一洞,传说老子曾隐居于此,故明代刻有“仙洞”二字,山涧之南侧有许多徐福遗迹,距此涧不远处有徐福村,村名最早出现在汉代,据专家考证为徐福故里,现村旁常有汉代砖瓦出土,山侧有一山泉,传为徐福常在此饮水,故称“徐福圣泉”。

景区信息

豹竹涧风光

此地为道教胜地,道教故事称其祖师张道陵曾与弟子们在云台山练丹。这里以“云台”为磐石名,为道观名,命义恰切,极具匠心。许多旧日诗文都说云台观四近多雾。而雾中丛竹隐伏于山涧奇石中,自会构成奇异景观。“豹竹云台”之名既文雅,又包含着诸多的神秘和朦胧。豹竹涧内,水丰草茂,石异松奇,千年道观古木参天。蜿蜒溪间,多飞瀑流泉。仿佛山川的灵秀都汇到了这一山涧。云台观建筑雄伟而秀雅,在苍翠的古树之下,微微现出高大殿宇的飞檐,壮丽的高阁,横跨在迂回曲折的溪流上。清初胶州文士张谦宜有“树杪涌飞甍,阁跨溪涧曲”之句,便是独具建筑特色的最好见证。云台观的住持道长们“羽化登仙”之后,葬在附近的山坡上,墓葬点散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了道教墓地独有的风格,与大泽山的佛教墓塔迥然不同而各臻其妙。明嘉靖年间的“李真人”是一位名重当时的“黄冠”,被称为“仙人”,他的墓葬格外高大。传说万历后期吏部尚书掖县人赵焕来游山时,对云台观中的一切都十分熟悉,因为他就是李真人转世。这类充满神奇情味的故事,更给豹竹涧增加了许多神秘诱人的色彩。有诗这样描绘云台:满山风雨响空谷,两岸萧萧多豹竹。云影竹影相映辉,从此山光不嫌秃。我闻娲皇曾补天,石炼五色成云烟。补天剩得石一片,委作云台倚山巅。台上石气应星躔,台下螭蟠蛟龙眠。蛟龙喷薄气纷郁,即离变化象万千。变化无端资灵根,阖辟阴阳风乾坤。元气浑沦灵气通,风云雷雨任吐吞。有时烟收雨初霁,窈窕西山两螺髻。螺髻双双蛾眉低,恍惚梦中巫山里。此山不许愚公移,此石不许秦鞭捶。安得彼公携归来,袖中东海烟云起。

周边景区

大泽山,杨明斋故居,平度抗日纪念馆,六曲山墓群,平度现河公园,平度市博物馆,东岳石遗址,岳石遗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