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文庙

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大成殿为金泰和三年遗物。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状元桥、泮池、戟门、大成殿。左右各置配殿七间,厢房各五间。大成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双抄计心造,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结构规整,殿顶琉璃剪边,前有月台。明伦堂及东西厢房不存。文庙大成殿是珍贵的早期建筑遗构,在金代建筑遗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中文名称
- 清源文庙
- 地理位置
- 清徐县城赵家街西北隅
- 占地面积
- 7000平方米
- 年 代
- 金至清
概述
清源文庙 (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清徐县县城赵家街西北隅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明、清均有修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历史记载
清源文庙为山西境内国保级文庙之一,位于太原清徐县清源镇北,与城隍庙相连,构成文庙城隍庙古建筑群,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徐沟县志》载,清源文庙城隍庙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7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战乱与地震等灾害,文庙城隍庙古建筑群均进行过重建和修缮,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结构,东西宽99米,南北长100米,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其中文庙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庙坐北朝南,有悬山顶黄琉璃建筑的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及两庑等殿宇33间,围廊22间,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现仅存照壁、大成门和大成殿几座建筑,而且因年久失修,均已破败不堪。文庙门前黄绿相间的蟠龙琉璃照壁,是清源文庙一大特色,其蟠龙雕刻虽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颜色依旧不改,但龙口、龙身部分现已损坏,就连照壁的根基也出现风化现象。与文庙相连的城隍庙也是相同命运,经明清两次焚毁重建,现为清代楼阁,目前仅存15米高的山门乐楼——栖霞楼,由于长期得不到修缮,楼上长满蒿草,檐顶琉璃瓦尽数脱落。地理位置
- 通道侗族自治 1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 洪江 2高庙遗址
- 通道侗族自治 3坪坦风雨桥
- 溆浦 4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 洪江 5洪江古建筑群
- 会同 6高椅村古建筑群
- 沅陵 7五强溪水力发电厂
- 沅陵 8凤滩水力发电厂
- 芷江侗族自治 9芷江受降纪念坊
- 辰溪 10湘西剿匪胜利公园
- 沅陵 11沅陵凤凰山
- 溆浦 12向警予故居
- 通道侗族自治 13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
- 洪江 14大兴禅寺
- 麻阳苗族自治 15滕代远纪念馆及故居
- 沅陵 16龙兴寺
- 洪江 17穿岩
- 通道侗族自治 18怀化万佛山风景区
- 洪江 19黔阳节孝祠
- 洪江 20雄溪五泉
- 洪江 21张家老屋
- 洪江 22然翔园
- 洪江 23黔阳古城
- 洪江 24岩鹰洞
- 洪江 25小墨莊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