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海松
又名小迎客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 特点 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 中文学名
- 探海松
- 界
- 植物界
- 门
- 种子植物门
- 亚 门
- 裸子植物亚门
- 纲
- 松柏纲
- 目
- 松柏目
- 科
- 松科
形态特征
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670米处。分布范围
探海松在安徽省黄山的北海景区,位于开始信峰处,从云谷索道前往始信峰处。可望见一棵古松悬在危崖上,即为探海松。它有一侧枝很长,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取海中之物。传说
相传,有位仙人应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桥上,只见云海翻腾,浩气临空,于峰万壑,倏忽变幻。他看得如醉如痴,将赴宴忘得一干二净。另一位仙人东方朔见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犹似老松,不尝他酒,独饮海风,一醉千年,其乐无穷。”那仙翁一听,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心想:这里比仙宫还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于是便摇身一变,化作一棵苍劲的松树,日夜饱饮海上的烟霞。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旧志将它列入黄山“十大名松”。有诗咏之:“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其他
生长地始信峰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此峰特色是健骨竦桀,卓立地表,险峭雄奇,气势博大,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时无路,难登峰顶。据山志载,唐代岛云和尚曾历经千险,从东侧攀崖,始至峰顶。他是现存文字记载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那时,攀登“于石壁外无路”,其艰险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与古今中外探险家相比,也未必逊色。他曾在绝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份,险若上丹梯;调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明代普门和尚率众僧,从西侧攀援,亦登峰顶。后人即从天都西侧凿石成道,登峰者始增。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建登峰梯道,长3里,有1564级台阶,194根石栏干和600米铁索,保障了游人安全攀登绝顶。天都峰上奇景很多。峰顶平阔,有石室嵌立,可容数十人。室外有巨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另有仙桃石、天梯、鲫鱼背等奇景,以及探海松、舞松等奇松。峰壁巨岩上,有“登峰造极”等石刻。文峰头极目远望,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竟秀,巧石献奇。若烟云乍起,披霞驭风,如人仙境。古诗有句:“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1965年5月,董必武题咏:“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今有民谣:“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意为游黄山而不登天都,等于虚此一行。1983年,浙江温岭石工队又在半山寺上方,从天都的腰南侧峰壁上另辟新径至天都峰顶,全长1050米,共2175级台阶。沿途风光奇绝,为黄山增添了许多新的景点。-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哈尔滨文庙
- 南岗区 3龙塔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巴彦 5王脖子山遗址群
- 南岗区 6颐园街一号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松北区 9太阳岛公园
- 尚志 10红豆杉景区
- 宾县 11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尚志 12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松北区 13哈尔滨极地馆
- 五常 14龙凤山
- 五常 15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岗区 16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道外区 17哈尔滨游乐园
- 松北区 18东北虎林园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呼兰区 20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南岗区 21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阿城 22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道里区 23索菲亚广场
- 松北区 24黑龙江科学技术馆
- 阿城 25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