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源泉

古称狱族泉。在介休市区东南13公里洪山之麓。这一股源泉水质清澈,常年奔涌,它穿山越洞,灌溉着介休县13个乡87个村庄的11万亩农田,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洪山源泉。
- 中文名称
- 洪山源泉
- 外文名称
- 狱族泉
- 地理位置
- 介休市区东南13公里洪山之麓
- 海 拔
- 900多米
位置
洪山位于介休城东南13公里,海拔900多米,古称狐歧山,是绵山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山下泉流,数以百计。最著名者为洪山泉。泉水流量每秒为1.2立方米,泉周约50米,水碧似玉,清澈见底,霞光倒映,碧波荡漾。源泉旧称狱族泉,因有狱族落于狐歧山而甘泉出,故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胜水出于狐岐山,东流入汾。”故洪山源泉又称“胜水”,为介休旧志所载十景之一的“胜水流清”。庙宇
洪山源泉南侧,依山面水建有源神庙。庙宇创建年代较早,至宋至道三年(997)重建。明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时将庙东移,和泉源置于一条中轴线上,使庙宇与池潭交相辉映,日月倒嵌,十分壮观。源泉庙建 造规模宏伟,被誉为“华宫”。现存山门、戏台、献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和六角攒尖顶的钟鼓楼。各殿廊檐下现存历代石碑数十通,记载着庙宇的兴衰,历史的变迁。整座庙院松柏参天,古色盎然。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为源神诞辰日,旧时村民来祭,焚香鸣炮,以酬神思。祭毕将祭品抛于池内,名曰“神食”,久而久之,形成传统的洪山庙会。庙内现存宋至道三年(997)《源神碑记》载:“佳人游玩,骈阗车马,画毂雕鞍;诗伯道仙,玩水爱山;钓叟樵翁,寻溪绕涧。本民也,手持兰花,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宋代以来沿袭相承,衰而复兴,当时盛况空前,吸引着大量游人。历史
洪山源泉南侧,依山面水建有源神庙。庙宇创建年代较早,至宋至道三年(997)重建。明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时将庙东移,和泉源置于一条中轴线上,使庙宇与池潭交相辉映,日月倒嵌,十分壮观。源泉庙建造规模宏伟,被誉为“华宫”。现存山门、戏台、献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和六角攒尖顶的钟鼓楼。各殿廊檐下现存历代石碑数十通,记载着庙宇的兴衰,历史的变迁。整座庙院松柏参天,古色盎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传为源神诞辰日,旧时村民来祭,焚香鸣炮,以酬神思。祭毕将祭品抛于池内,名曰“神食”,久而久之,形成传统的洪山庙会。庙内现存宋至道三(997)《源神碑记》载:“佳人游玩,骈阗车马,画毂雕鞍;诗伯道仙,玩水爱山;钓叟樵翁,寻溪绕涧。本民也,手持兰花,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宋代以来沿袭相承,衰而复兴,当时盛况空前,吸引着大量游人。- 红花岗区 1杨粲墓
-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 2务川自治县龙潭村
- 播州区 3海龙囤军事古堡景区
- 赤水 4赤水风景区
- 汇川区 5娄山关
- 播州区 6云门囤景区
- 仁怀 7美酒河巨幅摩崖石刻
- 习水 8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 播州区 9乌江渡景区
- 红花岗区 10湘山寺
- 仁怀 11公安寨遗址
- 汇川区 12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
- 仁怀 13茅台渡口纪念碑
- 仁怀 14国酒文化城
- 绥阳 15水晶温泉
- 仁怀 16盐津河旅游区
- 仁怀 17赤水河风光
- 仁怀 18石刻龙建筑群
- 仁怀 19鲁班红军烈士陵园
- 仁怀 20长岗毛泽东主席住居
- 仁怀 21怀阳洞溶洞群
- 播州区 22枫香温泉
- 仁怀 23斑鸠岩
- 仁怀 24鲁班红军烈士墓
- 仁怀 25东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