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石家庄长安区南村镇南杨庄村西北岗地上,当地群众称“卧龙岗”,遗址有三个类型,最上层属“庙底沟”类型;中层属“南杨庄”类型(与后岗类型同期);最下层属“南杨庄早期”类型,是我国考古界发现的新类型。出土器物有陶支架、陶灶、石磨盘等。
- 中文名
-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
- 地 点
- 石家庄长安区南村镇
- 俗 称
- 卧龙岗
- 面 积
- 2140平方米
地理位置
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石家庄长安区南村镇南杨庄村西北岗地上,当地群众称“卧龙岗”,内函较富。文物发掘
1980年5月至1981年7月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全面发掘,面积达2140平方米,出土遗物有石、陶、骨、蚌器,计1700件。陶器大多为彩绘红阻多数纹饰为平行竖条纹、平行斜线纹和网状纹也有勾状纹和用三角、平行曲线组成的几何纹。属“庙底沟”类型的陶器,是用黑彩绘以圆点和三条平行线组成的图案。遗址类型
遗址有三个类型,最上层属“庙底沟”类型;中层属“南杨庄”类型(与后岗类型同期);最下层属“南杨庄早期”类型,是我国考古界发现的新类型。出土器物有陶支架、陶灶、石磨盘等。出土文物
南杨庄遗址共发现5座陶窑,出土的大量陶器,质地以火候较高的泥质红陶居多,泥质灰陶次之,夹砂灰陶很少。制陶工艺有了改进,大多先由手制,再经慢轮加工。其中也有少量模制陶器。1981年发掘出土遗物中有带釉瓷片3件,呈酱褐色,胎薄质细,火候高,硬度大,考古学界特别重视,经中国建材研究院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定,鉴定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原始瓷片。这一项重大发现,使我国瓷器起源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文物中有陶蚕蛹2件,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家鉴定为烧制的家蚕蛹。陶蚕蛹外观黄灰色,长2厘米,宽、高均为0.8厘米,可以说明我国养蚕的历史悠久。遗址中还发掘发现了房屋、陶窑、墓葬、灰坑等遗存,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村落遗址。在这处村落遗址中,发现房屋4座,多为半地穴式建筑,有的可复原为四角攒尖式;有的可复原两坡水式门棚。这说明,那时的先民们,已经经历了从洞穴到营造住所、从追逐水草游猎游牧到聚集村落定居的历史性转变,开始了创造文明的全新生活。遗址的具体年代,经北京大学有关人员两次测试,结果分别为5080±100年和5400±70年。 该遗址还出土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把人一类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出土文物已收藏到正定县隆兴寺内。- 乌马河区 1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伊春区 2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 带岭区 3凉水自然保护区
- 上甘岭区 4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岔区 5河口景区
- 嘉荫 6茅兰沟
- 嘉荫 7龙骨山
- 南岔区 8太平森林公园
- 铁力 9桃山原始森林
- 汤旺河区 10林海奇石国家森林公园
- 嘉荫 11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 汤旺河区 12汤旺河国家公园
- 南岔区 13月牙湖公园
- 伊春区 14兴安森林公园
- 汤旺河区 15回龙湾度假村
- 五营区 16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 嘉荫 17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伊春区 18伊春水上公园
- 美溪区 19美溪回龙湾山庄
- 红星区 20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 铁力 21桃山野生动物国际狩猎场
- 铁力 22万松岩风景区
- 铁力 23滚兔岭风景区
- 铁力 24透龙山风景区
- 铁力 25日月峡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