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故居

北京有程砚秋故居10余处,分别位于德胜门内后海南沿小翔凤胡同、前门外东大市西湾尺胡同、宣武门外魏染胡同荣蝶仙宅、前门外北芦草园9号、前门外西河沿排子胡同23号、前门内草帽胡同6号、高碑胡同5号、府右街枣林大院兴平巷6号、崇文门内苏州胡同七贤里、东单牌楼东大街西观音寺、东单牌楼北大街什锦花园6号、西四牌楼北报子胡同18号、青龙桥、董四墓程家花园,其中西城区西四牌楼北报子胡同18号(今西四北三条39号)为其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1938~1958年程砚秋在此居住。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程砚秋故居
- 地 址
- 北京在西四北三条39号
- 面 积
- 390平方米
- 纪念人物
- 程砚秋
- 保护级别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地 位
- 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
程砚秋简介
程砚秋(1904—1958),原名艳秋,满族,北京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自幼家贫卖身学艺,初习武生,后改习青衣,根据京剧传统艺术并经王瑶卿先生指点和自身的嗓音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世称“程派”。抗日时期,他罢演舞台,在京郊务农,同时创办功德中学,培养农家子弟。1949年后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84年,程砚秋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6岁拜荣蝶仙为师,习武功和武生;后改从陈桐云习花旦,继而又从陈啸云攻青衣。11岁开始登台,12岁正式参加营业演出。由于拜多家名师,广泛涉猎文学及多种艺术,声誉日隆。其后,他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创新中,逐步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创立了广泛的艺术流派,人称“程派”,并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一起被称为京剧“四大名旦”。故居建筑
故居占地面积约390平方米,共两进院落。大门南向,门两侧各有一方形门礅。进大门,迎面有一影壁。前院有北房四间,为会客厅和书房,名“御霜书斋”。后院有北房三间,东里间为程氏夫妇卧室,室内陈设基本保持原状。东西厢房各三间,周围有抄手廊相接。1987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西四北三条39号院范围以内。门票价格
现已不对外开放。交通提示
乘7、38路报子胡同站下车路东。-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古城区 3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4里务比岛
- 永胜 5营盘村墓群
- 古城区 6东巴谷
- 宁蒗彝族自治 7扎美寺
- 古城区 8观音峡
- 古城区 9东巴圣地玉水寨
- 古城区 10木府
- 宁蒗彝族自治 11里格村
- 宁蒗彝族自治 12里格半岛
- 古城区 13金龙桥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4寨神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5吉意溶洞
- 宁蒗彝族自治 16高原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7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8博凹湾
- 古城区 19宝山石头城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戛姆山
- 宁蒗彝族自治 22日月河、开基桥
- 古城区 23丽江黑龙潭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25黑龙潭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