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斋宫
首页  > 北京  > 东城   »  斋宫景点介绍

斋宫

斋宫
斋宫是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的处所,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康熙后期,皇四子胤禛取得了皇位。胤禛即位后,宫廷内部斗争十分激烈,雍正帝为确保平安,于清雍正九年(1731)在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祭祀天地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
中文名
斋宫
外文名
Fasting Palace
地理位置
紫禁城东六宫之南
建立时间
1731年
面阔数量
5间
功    能
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

斋宫来源

供斋戒用的宫室、屋舍。《国语·周语上》:“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 韦昭 注:“所斋之宫也。”《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宋 曾巩 《兜率院记》:“其后院主僧某,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严,斋宫、宿庐、庖湢之房,布列两序。”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九献已毕,回至斋宫更衣,遣左右密召太史伯阳父,告以梦中所见。”

紫禁城

建筑特点

斋宫系前朝后寝两进的长方形院落。前殿斋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出抱厦3间,明间、两次间开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殿内正中上悬乾隆御笔“敬天”匾。室内浑金龙纹天花,正中为八角形浑金蟠龙藻井。东暖阁为书屋,西暖阁为佛堂。东西各有配殿3间。正殿左右转角廊与配殿前廊相连,形成三合院带转角的格局。后寝宫初名孚颙殿,后改为诚肃殿,面阔7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各设游廊11间,与前殿相接。

功用

凡祭天祀地及祈谷、常雩大祀前,皇帝致斋于此。遇皇帝宿斋宫,恭设斋戒牌、铜人于斋宫丹陛左侧。斋戒日,皇帝与陪祀大臣佩戴斋戒牌,各宫悬斋戒木牌于帘额。斋戒期间,不作乐,不饮酒,忌辛辣。

天坛斋宫

简介

位于天坛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167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殿前露台上设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亭,铜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斋戒”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著称)。正殿后是五间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建筑特点

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在皇室的各种祭祈建筑中,都建有斋宫,现存最完整的斋宫建筑是北京天坛的斋宫。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围墙正东有宫门2道,左右各有1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1座汉白玉石桥。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八旗兵丁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上画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斋宫的五间正殿。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清帝入斋宫时,先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这尊铜像,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上祭时间到,铜像立即撤去。斋宫的东北角有一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正殿后面还有5间大殿,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明清两代帝王,按照典制规定。每到祭天的前3天,都必须先到帝宫内独宿3昼夜,不吃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名(与司法有关事项),不吊祭,不近妇女,多洗澡,名为“斋戒”,又叫“致斋”。雍正即位以后,因担心被人暗杀,不敢在斋宫中一人独宿3昼夜,就想出一个“内斋”与外斋相结合的办法。雍正九年(1731年)他下令在皇宫的内东路南端,另建了一座斋宫,叫“内斋”,将天坛内的斋宫叫“外斋”。从祭日的前3天开始,他在内斋独宿三昼两夜,叫“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间11点钟,他才从“内斋”移往“外斋”,叫“致外斋”。算起来他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小时左右。帝王的寝宫,应该铺黄色琉璃瓦,但斋宫铺的却是蓝色琉璃瓦,而且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因为封建帝王都自命为“奉天承运的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儿子。既然要当虔诚祭天的孝子,当然不得在“父亲”面前称皇帝,也不得住黄瓦正殿。这就是斋宫坐西向东,不盖黄瓦的来由。此外,这里还有茶果局、膳房、什物房等辅助建筑,所有房屋都是五间一套,南北、左右对称。

功用

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首先要到斋宫斋戒沐浴。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斋宫位于西天门内南侧,坐西朝东。按照明清两代帝王的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不沾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人,多洗澡,名为“斋戒”,又称“致斋”。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担心有人暗算皇帝,不敢让皇帝一人在天坛斋宫独宿三昼夜,但祭天又是国家大典,不能擅自废除典制而不祭。于是想出了一个外斋和内斋相结合的办法,即在皇宫(故宫内)东路南端另建一座斋宫,即内宫。每逢祭天先在内宫独宿三昼两夜,即“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子时才来到天坛斋宫“致外斋”。因而实际上皇帝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5小时。走进斋宫,感到这里虽不及紫禁城金碧辉煌,但也幽雅清静。斋宫正殿红墙绿瓦,分外壮观。据说这种绿瓦表示皇帝在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可对天称臣。斋宫正殿是一座无梁柱砖结构拱券建筑,故又称“无梁殿”。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都是琉璃烧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防火作用。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开始逐渐增强,而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拂晓时分仪式开始时,圜丘坛内挂起灯杆,悬着大灯笼,叫作天灯,此时坛内通明。皇帝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祭服,脱去鞋子,然后才能登坛行礼。

日本斋宫

「斋宫」一词的原意,考察「斋宫」一词的原意,最初是指「斋王所住之宫(如同京都的皇宫)」,后来渐渐开始指代「斋王」自身。 除去传说时代,「斋王制度」自天武天皇(てんむてんのう)之女,大来皇女(おおくのひめみこ)开始,至南北朝被废,一共延续了660年。除去传说时代,「斋王制度」自天武天皇(てんむてんのう)之女?大来皇女(おおくのひめみこ)开始,至南北朝被废,一共延续了660年崇神天皇在位时,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おおみかみ)的祭祀是与倭大国魂神(やまとのおおくにたまのかみ)一起在皇宫中进行的。但是,考虑到将两位神祇合于一处祭拜多有不敬,因此朝廷决定把天照大神的御座移往倭的笠缝邑,并让崇神天皇的女儿?丰锹入姬命(とよすきいりひめのみこと)主持祭礼。这就是最早的斋王。因为斋王本身是神祇的依代(よりしろ),所以又称「御杖代(みつえしろ)」。垂仁天皇朝,年老的豊锹入姬斋王卸任,垂仁天皇之女?倭姬命(やまとひめのみこと)继承其位。这位倭姬便是日本古代英雄日本武尊(又名倭见命)的叔母。她重新寻找镇座天照大神的祭址,在宇陀~近江~美浓一带访察,最终到了伊势。在那里,倭姬命得到神谕,遵天照大神之旨建造了神社(即伊势神宫的前身),同时于五十铃川岸边附筑了供斋宫净身的宫殿。这就是「伊势斋宫」的由来。日本传说中的斋宫,指侍奉伊势神宫神灵的内亲王。开始崇神天皇在位时,令皇女丰锄入姬在倭元笠缝邑祭祀天照大神。后垂仁天皇在位时,开始由倭姬代替丰锄入姬作为伊势的斋宫进行侍奉。这以后虽然有时中断,但是每逢天里即位时,常常是选定未婚的内亲王前去传奉。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后醍醐天皇治世期间。派遣去伊势之前,先要在宫城内的初斋宫里闭门斋戒,然后再去宫城外的野宫里斋戒沐浴3年之后,才能去伊势国多气郡的斋宫。在临行前,天皇要召见斋宫并赐予一把额前梳子。这种梳子叫离别梳子,伊势之行叫群行。途中每到一处都要进行袚祭。斋宫惯例是在天皇驾崩或让位时才能解任。但是也有因其父母丧亡或患病而被解任的。也有因过失被解任的。如盘隅皇女就是因在任期间与皇族男子交往犯了错误被解任的。

地图位置

天坛斋宫斋宫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