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双龙风景区位于海拔500-1312米之间,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全区划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大盘天、优游园、仙鹤妍、尖峰山等六大景区,景区现规划总面积为79.7平方公里。
- 中文名
- 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
- 海 拔
- 500-1312米之间
- 背 景
- 山岳森林
- 性 质
- 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发展历史
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 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是我国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称赤松山,相传为晋时黄初平(号赤松子)修炼得道成仙处。至宋元祐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从此名声大振,游人不绝,誉满东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现山、石、水、洞等胜景风貌依然,险、奇、秀、幽的景观气派犹存。
双龙风景区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设有宾馆、饭店和服务区。景区内的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等设施都比较齐全,能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唐宋明清几度辉煌,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仅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东坡、李清照等历代名人佳作就有2000余篇。大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写就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李先念、彭真、严济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现景区内有毛泽东视察双龙水电站纪念馆等景点。
地理环境
金华双龙风景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麓,区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它是一处以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黄大仙祖宫为特色,以观光度假、运动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海拔大多在五六百米,主峰高1312米。中部分布着长达25千米的带状石灰岩层,鬼斧神工般地塑造了50多个溶洞和多条地下河,一个地下湖,自古即有“五湖十景”之称,尤以双龙、冰壶、朝真三洞最著名,新发现的仙瀑洞内悬瀑落差达73米。景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山体海拔高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景区内盛夏的平均气温比山下低4~8℃,是避暑的好去处。山间云雾缥缈,常现云山雾海奇观,是名副其实的清凉世界。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大批的游客前来避暑和度假。
神奇的溶洞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神秘的道教文化与森林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呈现了国家公园的雏型。
双龙洞天仙境不仅是古代骚人墨客寻幽探胜的世外桃源,更是现代海外侨胞寻仙访迹、朝觐膜拜的圣地。
自然资源
景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景区的植被覆盖度在85%以上,林木葱郁,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双龙风景区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全区共有自然景点134处,人文景观17处。其中最为有名的自然景观分别是双龙洞的“卧舟”、冰壶洞的“观瀑”、朝真洞的“赏石”、仙瀑洞的“探险”。
主要景点
双龙风景区划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大盘天、仙鹤妍、优游园六个景区。主要景点有:黄大仙祖宫、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仙瀑洞、金华观、桃源洞等。
金华山
是道教名山,早在宋代即有“天下名山”之誉。尤其是闻名于港、澳、台、北美、东南亚一带的黄大仙,就是在金华山修炼成仙。在香港啬色园黄大仙庙主殿前牌坊就刻有“金华分迹”字样及有关“叱石成羊”传说的雕刻。作为黄大仙的真源和祖庭,金华山是独一无二的。每年吸引大批港、奥、台等大批游客前来朝圣和旅游。景区内现有黄大仙祖宫、金华观等景观,并有关于黄大仙传说的卧羊山、叱石成羊、白马腾空、撞石成仙等多处景点。
双龙洞
是金华山双龙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位于景区中心。洞口两侧分悬钟乳石,形如龙头,非常逼真,故名双龙洞。洞内泉水清澈,此水终年不涸,清澈见底,游人夏天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故有"石胜太湖,水比三泉"(金山、惠山、虎跑)之赞。洞壁摩崖石刻"双龙洞"三个大字,相传唐人手笔。洞中壁"洞天"两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洞顶崖壁上一排横字"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系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手笔。进洞,必须仰天平卧小舟中,徐徐送入洞内,脸面相距穴顶仅数寸。奇中有趣,趣中寓险。"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这正是双龙洞的独特诱人之处。其中"黄龙吐水"一景,深得近代文学大师郁达夫的赞赏,喻之为"盆景小瀑布"。
出双龙洞,拾级而上,即至冰壶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
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出双龙洞登上铁梯约二三十步,即可听得洞中瀑布轰隆声,如巨雷回荡,就到了冰壶洞下瀑。再走上数十级石阶,则瀑声更大,突然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20多米,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宋朝学士金履祥有诗云:"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
双龙洞,海拔约520米,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一青一黄,酷似两龙头,两龙头在外洞,而龙身却藏在内洞,故名“双龙洞”。传说,古代婺州连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龙和黄龙得知后,偷来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却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压住脖颈,困在双龙内洞,但双龙仍顽强地仰头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绝。
朝真洞
又名真人洞,相传为黄大仙修炼得道处。洞高约10米,全长250 米,曲折深长,崎岖高旷,仿佛一巨大石拱桥洞,洞口有诗人汪志洛手迹"三 十六洞天"。该洞由主洞与两个小支洞组成。左侧支洞,口小肚大,形似横倾 花瓶,故名"石花瓶";右侧支洞,也肚大口小,但尾长,形似螺蛳,故名 "螺蛳洞"。主洞内有"石棋盘"和"天池",相传为当年仙人用水与弈棋 之处。洞顶有一罕见大石梁,长达数丈,上有无数千奇百怪的钟乳石,纵横交错, 侧垂悬挂,极为壮观。朝真洞是个燥洞,可居人,传说在此"修仙"或"隐居"者颇多。
桃源洞
位于双龙洞西北约200米处,入口处的石壁上镌刻着"桃源洞"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姜东舒的手笔。相传黄初平在金华山得道成仙,洞中泉瀑系来自黄大仙登真所在的小桃源,古人称:"隔世桃源"。故名桃源洞。洞中开辟了取名梦仙厅、丹光厅、赤松厅3个石厅和两个耳洞。洞体迂回曲折,有上、中、下三宫,面积3000平方米,游道400余米。洞中石笋悬空、石乳晶莹、重重叠叠,姿态万千,给人以:"眼前逢疑无路,跌宕前登别有天"的扑朔迷离之感。
坐落在双龙洞南侧,民间称黄大仙观,相传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 之地。最早建于晋代。唐初诗人陈子昂来此寻觅仙踪道迹,留下《春日登金华 观》一诗。到宋代致和七年,即以洞天福地重建,并有"天下名山"匾额一方 悬挂其上,因而闻名。
金华市双龙水电站,于1958年5月动工兴建,1959年并网发电。坐落在国家级重点双龙风景区内南部山麓。电站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兴致勃勃,于1960年3月14下午由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浙江省公安厅厅长五芳等陪同下亲自视察了双龙水电站,并予以了高度的评价,作为全国发展农村小水电的典型加以推广。
二仙洞
洞口海拔高程373米,与双龙洞同为双龙溶洞群中最低一层溶洞。发育在距今2.8亿年前二迭纪的石灰岩地层中。为一座地下河溶蚀侵蚀型多层溶洞系统。洞中有三层溶洞,二层地下河及五条廊道,五座大厅等组成,岩洞特征叹为观止。石花、石笋、石钟乳、石幔、瀑布、等景观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洞内天然形成的大峡谷及由生物藻类形成晶营剔透的石花,在全国溶洞景观中都属罕见。实为旅游休闲、科学探险、寻道访仙的千古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