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比较著名的有杨品相宅、严家大院、侯家大院等,既保持了白族传统民居特点,又结合了中西建筑手法。
- 中文名称
-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 地理位置
- 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市苍山五台峰下
- 景点级别
-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类 别
- 古建筑群
喜洲简介
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文化比较发达,曾为国家输出了许多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过去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市苍山五台峰下,滇藏公路东侧。现存明、清、民国时期较完整的民居101院,加上现代承袭白族传统形式民居共约1500余院。各院平面布局有一向一坊、一向二坊、二向三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福寿、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式样。房屋构架为抬梁穿斗结合五柱落地的形式,内院屋檐为出厦、吊厦或倒座。建筑造型主房高、耳房低,正面设照壁。照壁多为三滴水面照壁,设庑殿式壁顶及脊,下用斗栱。壁上多题代表家庭地位与家风的文字。照壁、大门、游廊和门窗为民居建筑装饰的重点。喜洲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隋代称“史城”,唐宋间为南诏、大理国“大厘城”。清末民初,当地民族经济发展较快,主要建筑遗存多于此时建造,民国时又有营造,如清末赵家院、1920年建的严家院、1948年建的杨家院和董家院等。喜洲白族民居有较高的民族学、建筑学等科学及艺术价值。2001年06月25日,喜洲白族古建筑群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周边景点
1.鸡足山2.蝴蝶泉3.南诏风情岛- 大冶 1五卦山
- 铁山区 2铁山寺
- 西塞山区 3西塞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 阳新 4阳新仙岛湖旅游风景区
- 大冶 5青龙山风景区
- 大冶 6富家山
- 阳新 7龙港革命旧址群
- 大冶 8红三军团革命旧址
- 铁山区 9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 阳新 10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 大冶 11黄坪山、七峰山生态旅游区
- 大冶 12鄂王城城址
- 阳新 13金竹尖
- 大冶 14大冶兵暴旧址
- 大冶 15兔儿墩湖滨风光
- 大冶 16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 大冶 17殷祖镇董家口风景区
- 大冶 18团城三趣园
- 大冶 19南山头革命根据地
- 大冶 20大泉沟
- 大冶 21南山头革命旧址
- 阳新 22网湖湿地
- 大冶 23黄石目连寺
- 阳新 24九龙宫
- 阳新 25后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