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境关

胜境关属云南富源县管辖,是古代由黔入滇的主要通道,有“全滇锁钥”之称,至今仍留有秦汉时期修筑的五尺道。时景泰年间,云南巡抚洪弼为“助风风水之兴”,“补山川之胜”,派人建界坊于岭上。现存界坊系1923年重建。重建的界坊高14.8米,宽11.2米,为三开间木石结构牌楼。牌楼的正搂较高,两侧楼稍低,由12根楹柱支撑,上有9级牌楼斗拱托起飞檐。琉璃瓦的坊顶上有8条造型别致的吻龙与坊顶正中的金黄葫芦闪相辉映,十分壮美。牌楼上绘有清新秀雅、超凡脱俗的松、竹、兰、梅图案。界坊正中书写着“滇南胜境”四个大字。
天下奇关胜境关有两奇。第一奇是以“天”为界的界坊。界坊坐西向东,西边是云南,东边为贵州。云南这一边晴天多,雨天少,干燥多风;贵州那一边雨天多,晴天少,湿润多雾。明代杨升庵《滇程记》中写道:“日月之阴,经寸而移,雨场之地,隔垄而分。”数百年来,过往胜境的骚人墨客都有这样的感受。使用权人惊奇的是,“雨师好黔,风伯好滇”的气候特征,在同一座界坊上也显得这样分明——界坊前后的两对石狮子,面对贵州的那一对身覆郁郁青苔;面向云南的这一对身披薄薄尘土。从前,界坊的楹柱上还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咫尺辨阴晴,足见人情真冷暖;滇黔原唇齿,何须省界太分明。”
胜境关的第二奇,是以“地”为界的分草岭。距界坊不远,有一条小溪,小溪两边土色各异,靠云南这边土偏红,靠贵州那边土偏黑。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连地上的小草刀分别向各自的境内倒卧。发现此等怪现象的古人,便将此地命名为分草岭。
在胜境关界坊附近,还有古驿站、古城堡、关圣庙、石虬亭、古龙寺等古建筑。石虬亭原名万里亭,始建于明万历二年。亭前有一处露出地面的石灰岩,状如两条虬龙盘卧。对此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贵州老龙王的二公主向往胜境关奇特秀丽的风景,就变成一个妙龄女郎来游胜境关。没想到,云南老龙王的三太子也变成一个年轻后生来逛胜境关。两人一见钟情,就在亭前倾诉衷肠。不知不觉中,太阳已从东方升起,他俩再也无法恢复原身重返龙宫了,于是便化成了一对石龙,如胶似漆地拥抱在一块。
石龙寺的建筑规模不算大,但精巧美观。传说旧时游览此寺,须由僧人带领,否则踩着机关,寺内两侧的泥塑神像便会突然向你扑来,搂住你的身躯,将你惊出一身冷汗。而且一时还脱身不得。直到现在,胜境关附近的村民还会向游人提起石龙寺的菩萨从前会走路这类传说……
- 乌拉特前旗 1沃野镇故城
- 磴口 2阴山岩画
- 乌拉特中旗 3新忽热古城址
- 临河区 4朔方郡故城
- 乌拉特前旗 5巴彦淖尔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
- 乌拉特后旗 6五彩仙境玛瑙湖
- 乌拉特后旗 7阴山山脉西段
- 杭锦后旗 8河套工业旅游景点
- 乌拉特后旗 9呼吉乐广场公园
- 杭锦后旗 10走西口-中国民俗第一村
- 乌拉特后旗 11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
- 乌拉特后旗 12乌拉特后旗地下靶场
- 杭锦后旗 13二道桥胡杨
- 杭锦后旗 14河套大院
- 乌拉特后旗 15大坝口岩画
- 乌拉特后旗 16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
- 杭锦后旗 17奋斗中学
- 杭锦后旗 18科技文化会展中心
- 乌拉特后旗 19沙顶湖
- 乌拉特前旗 20乌梁素海
- 乌拉特后旗 21达拉盖度假村
- 杭锦后旗 22康尔徕生态园
- 乌拉特后旗 23宝音图风蚀景观
- 杭锦后旗 24头道桥旅游度假村
- 杭锦后旗 25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