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内江圣水寺
首页  > 四川  > 内江  > 东兴区   »  内江圣水寺景点介绍

内江圣水寺

内江圣水寺
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圣水兴慈寺”,座落于四川省内江市城郊,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因后山有泉水溢出,终年不竭,被视为“灵泉”、“圣水”,故名。宋初扩建后更名为“兴慈禅院”,宋末复名“圣水寺”。 内江圣水寺坐落于四川内江市中区西北部壕子口,沱江右岸,距市区约2公里。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
中文名称
内江圣水寺
地理位置
四川省内江市城郊
占地面积
20000余平方米
门票价格
1
著名景点
千手观音殿观水亭
始建时间
唐咸通年间(860─873)
庙    房
170余间

简介

圣水寺自唐宋以来历代均有修缮。明末清初毁于兵燹,清康熙、雍正年间有一次大规模复建和扩修。寺庙占地2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大小庙房170余间,极盛时常住僧众达300余人,号称“中川第一禅林”。现存主体建筑按东、西、中分布。东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和圆觉楼。西为古大悲殿,中为说法堂。寺后山岩存唐宋以来摩崖造像67龛450躯。大悲殿有晚唐作品千手观音摩崖造像,高宽各8米,雕工精湛。寺内还有宋代和明代石拱桥、石坊及历代名人碑刻、岩刻20处。地藏殿天花板绘有玄奘取经图,人物生动,笔法精细。圣水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庙房200多间,常住僧伽50余人。寺院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轴线上自西向东布局的圆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均属明清风格;中轴两侧是回廊,有客堂、五观堂、禅堂、念佛堂等;寺院左侧有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再向左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院右侧以祖师殿为主体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圣水寺现有石刻67龛、450余尊,总长60余米。从年代可分为唐、宋、元、明、清石刻群;从内容上看,有阐释教人的,有宏扬佛法的,有教化众生的,有启迪人发愿祈福的;从题材上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其中的千手观音石刻造像和圆觉楼的十二圆觉像,分别代表了唐、宋石刻造像的不同风格。此外,明代所建的石拱桥和放生池以及藏经楼前经幢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圣水的书法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明代的“名相大儒”赵贞吉所书“圣水寺”和“书圣水岩石”豪情奔放,飘逸俊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寺内高僧

圣水寺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几名高僧大德,他们是丈雪、默野、可拙、清德诸师以及王恩洋居士。

丈雪

丈雪,蜀中诗僧,生于明代万历38年,康熙34年圆寂,有《锦衣传灯录》、《青松集》、《耆老篇》等著述传世。他是继唐神秀、惠能之后,蜀中禅学一脉宗师,对四川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可拙

可拙和尚是今江苏溧阳人,属梁平双桂堂破山祖师的弟子,清康熙年间只身来到圣水寺,率领众僧,历经艰辛,修复了早巳破败的寺院,并开期传戒,使圣水寺达到极盛,跻身于四川八大丛林之列,占地3万多平方米,常住僧伽120余人。其时,寺内树木参天,临沱江一面楠木成林,后山古柏森森,香火鼎盛。

王恩洋

王恩洋居士是我国近年佛教界著名学者。1942年,他来开坛讲学说法,并与内江一些知名人士积极筹备“东方文教研究院”。1944年,在其他几位居士的支持下,该院终于建成,次年在圣水寺开学。研究院共分为问学部、研究部、修学部和函授部,学者甚众。如今中国西南、港台许多地区的大德高僧当年都是王恩洋居士的学生,他有几十万字的著作散见于世界各地,许多文章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清德

清德上人,1925年生于四川资中县。1945年在四川彭县九峰山海会堂出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佛学院,曾任圣水寺方丈、内江市佛教协会会长、现任雅安荥经县云峰寺方丈、四川省佛教协会副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省、市政协委员。数十年来,清德和尚笃信佛教,钻研佛学,矢志不渝,深得佛门弟子的爱戴和三室弟子的敬重。1986年来后,他积极协助宗教部门落实宗教政策,四方筹集维修寺院资金,为圣水寺的修复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受到省、市政府和宗教部门的表彰,还先后与美国、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交流。

寺庙法会

因为圣水寺人杰地灵,历来就是八方香客和僧伽朝拜的地方。1997年4月14日至5月14日,内江圣水寺在四川省佛教协会的支持下,如法如律地举行了“四川省第八届传戒法会”,这也是圣水寺建国以来首次合法举办的公开的大型宗教活动。这次法会共接待了来自四川各地及邻近省市的受戒沙弥共298名,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如今,圣水寺更是香火旺盛,经禅慧众,成为历史以来的中兴时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