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
伊犁将军府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将军府。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惠远乡境内,军府设在惠远城内,惠远乡东侧,南距伊犁河约7.5千米,东南有惠远老城。主要建筑有军府大门,将军府正殿,将军亭、东西营房、客房、书房等。大门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伊犁将军府
- 外文名称
- The Yili general government
- 所属地区
- 中国西北
- 地理位置
- 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惠远乡境内
- 火车站
- 伊犁火车站
简介
伊犁将军府旧址在新疆霍城县惠远城内。现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旧址坐北朝南。院内古木参天;厅堂、台榭、曲径、回廊,依然存在。小巧玲珑的“将军亭”已修缮一新,伫立在青松绿树之间。昔日将军府门前的一对造型奇特的石狮,仍存院内,神态逼真,惹人喜爱。惠远古城中心矗立着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历史上,洪亮吉、祁韵士、林则徐、邓廷桢、徐松等著名谪士们都曾在此地留下辉煌业绩。林则徐率民开通水利,巩固边防,为民造福,受到了伊犁将军和各族人民的尊敬和信赖。林则徐在惠远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其日记、诗抄、书信留传甚多。历史背景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西域。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是清朝地区最高官职。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额尔齐斯河上游,天山南北两路,直至帕米尔等地的军政事务。1764~1777年清政府在伊犁河谷修建了惠远、绥定、宁远、拱震、塔勒奇、广仁、瞻德、熙春、惠宁等城,历史上称为伊犁九城。1871年,沙俄大举进犯伊犁,占领并彻底破坏了惠远等九城。1881年清政府收复伊犁。1882年在旧城西北7千米处重修了现今的惠远城。城内有将军府、参赞大臣衙署、领队大臣衙署、绿营兵总公署、现事同知和抚民同知衙署等建筑。街市繁华,有“小北京”之称。至1912年辛亥革命,其间历时150年,共有33人,48人次提任过伊犁将军之职,其中颇有建树、影响较大的有明瑞、阿桂、松筠、长龄、奕山等。1884年新疆建省后,此城的重要性大减,地位一落千丈。辛亥革命后,伊犁镇守使曾驻于此,但昔日景象已不复存在,今其地属霍城,但尚保存有当年惠远城的钟楼和伊犁大将军府部分遗址。2001年国家文物局投资进行了全面维修。建筑构造
将军府旧址始建于1882年,坐北朝南。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土木结构的飞檐式人字梁平房,地上铺以方砖,墙基为条形砖,内镶以土块,房内有用木板搭成的顶篷,院内有回廊,府门楼在西面,为二层土木建筑。后部有凉亭,房檐朴素淡雅,无画梁雕刻。据史籍记载,将军府除将军公台外,还有印房(机要文件)、册房(图书)、粮饷处、营务处、驼马处、功过处,共有6个机构。主要建筑有军府大门,将军府正殿,将军亭、东西营房、客房、书房等。大门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台明及踏跺用条石砌筑,现已不存。大门东西两侧耳房,为硬山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结构,装修为新式门窗。东西营房为单檐硬山瓦卷棚顶建筑,面阔十四间,进深一间,前出廊。前檐外其余各面以墙体围护,下槛及两山墙前后墀头使用砖,其他部位均用土坯砌筑,室内用8组土坯墙隔成大小不同九个室。书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两山墙体后墀头及下槛使用条砖,廊间墙做拱卷门。客房,面阔五间、进深6.3米,高5.45米,前出廊。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高7米,前、后出廊,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办公室,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高5.2米,前出廊,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梁架均八檩,用四柱。住室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出廊,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两山墙体前后墀头及下槛使用条砖,廊间墙做拱券门。景区介绍
现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旧址坐北朝南。院内古木参天;厅堂、台榭、曲径、回廊,依然存在。小巧玲珑的“将军亭”已修缮一新,伫立在青松绿树之间。昔日将军府门前的一对造型奇特的石狮,仍存院内,神态逼真,惹人喜爱。将军亭
走进四合院式的伊犁将军府,一股沧桑与厚重的气息迎面而来,而一墙之外,街道上奔跑的出租车、铃儿叮当响的马的,往来的人声,与浸透着历史气息静默的将军府,构建出动静鲜明的两个时空。墙外,美发店、音像店,小店林立,时尚的现代小店里,传出的流行音乐飘进墙里,百年沧桑的将军府依旧沉默以对,便让人心生遐思,古老与现代如何在精神层面和谐相容与共生。院子里,正是绿意盎然,花明柳绿,桃花、杏花、苹果花竞相开放,走近,馥郁的花香沁人心脾。路旁高高的白杨,在微微的风中挥舞着新绿,片片新叶发出细碎的婆娑歌吟,心中便萌生出这样一个念头,将军府犹如一个沧桑的老者,在岁月里守望来了新一轮的春天。经过修葺一行的文庙前有一棵200年历史的榆树,要两人合抱才能抱住,枝繁叶茂,向四空漫伸的枝叶犹如铺开的巨大扇冠,与文庙无语相守。文庙的“人”字檐上是“一龙五兽”,龙在五个坐立的兽后面,它们依次竖着排开。五兽坐势似犬,却又不是犬,看不出是何动物。衙署是参赞大臣办公的地方。建筑风格依旧是清代将军府所在时的模样,只是在修缮时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材料,但保留了复古的主调。进入大堂的院落,便顷刻感到森严持重的气势,大堂是伊犁将军办理重大案件的地方,一些重大的案件,将军都要在这里问案审理。大堂前有两尊石狮俯卧雄视。除了圆溜溜的黑眼睛,乌红的大嘴,全身其它地方是漆黄色,在头顶和身上一些部位被百年的风雨冲刷后露出了原来的灰石本色。后庭下马亭
石狮在雕刻的过程中,融汇了南方石狮的细腻形态与新疆雕刻的粗犷技巧特点,逊略于一般北方石狮的凶猛威历,显得淳朴、笨拙,但与大堂相伴,便有了一种浓郁沧桑与威严四仪的氛围。在石狮的身后,各有两棵古榆树,鸟儿在枝头鸣转,据说已经有120年的历史,将军府在惠远新城建立前,它们就在这里了。顺着大堂前的道路前走,两边是东西营房,这里曾经住着守卫将军的侍卫军。东西营房前各是一排高耸的白杨,县文管所所长蔡东文说,原来这里也是榆树,解放后,解放军部队入驻后在这里种上了白杨。白杨树尽管笔直挺拔,但总让我感觉削弱了将军府的古老与厚重。在大堂的左前方,一字立着三块石碑,这是清朝时期,与沙俄的界碑,而上面的标记已经看不清楚了,只能在一块石碑上模糊看到一个鹰的图案。大堂的后院是后花园,遗留着一个亭子,清时的风骨,古韵犹在,六根朱红的柱子,撑起亭顶,亭檐朴素淡雅,没有雕刻画梁。倒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它已经有些不够结实了,被今人用六根细园木支撑着。亭的顶上布满了青苔和散落的鸟羽,也许是风把它们带到了这里,在此安了家,它们给苍老的亭子增添了新的生命的印记。“人羊犬狮”
在伊犁将军府的院落中,有两具样子很奇特的石狮子,它的头像羊毛,耳朵像狗,鼻子又高又大又有点像俄罗斯人的大鼻子。这种模样奇特的石狮子叫“人羊犬狮”,在伊犁河谷共发现十几具,因史料上没有关于石狮子的任何记载,当地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说新疆距内地太遥远,当时的石匠没有见过狮子,他们就靠想象来设计,因当时沙俄侵犯伊犁,伊犁人憎恨沙俄人,为了丑化沙俄人,石匠们在设计将军府院内的石狮子时,就故意将石狮子设计成了羊头、狗耳,鱼眼、鹿尾,俄罗斯人大鼻子的模样。用意是蔑视沙俄人,将他们塑造成看门狮子狗。周边景点
哈萨克赛里木湖、 小叶白腊保护区、 果子沟、伊犁河湿地、 三区革命政府旧址、林则徐纪念馆、清水湖度假村 、伊犁河民族旅游村 、伊宁城市海景、 锡伯风情园 、靖远寺伊犁相关人物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谥号文忠。林则徐在惠远的两年时间,领导群众兴修水利,巩固边防,为民造福,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洪亮吉(1746-1809),清代文学家。字君直,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谪戍伊犁的五年期间,写下不少描绘塞外风光的优秀诗篇。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1875年5月3日(清光绪元年三月28日)改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65岁的左宗棠驻肃州指挥多路军队讨伐阿古柏,先占北疆,后取南疆,1877年1月占和田,历时一年半,于1878年1月(清光绪三年十二月)结束,除伊犁尚为俄人所据,新疆大部分地区已全部收复。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1880年(清光绪六年),左宗棠提出了以武力收复伊犁的行动方案,69岁的陕甘宁总督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率军进驻哈密,表现了与外国侵略者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相关词条
历史记载
18世纪中期,清政府平定西北地区准噶尔部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年间,清政府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这是新疆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军府制的实行,对加强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清朝前期,新疆天山南路的居民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回教”,所以这个地区也就被称为回部。清康熙年间,准噶尔部噶尔丹兼并了南疆,维吾尔族首领被拘禁在伊犁当作人质。维吾尔族贵族大和卓木布那敦和小和卓木霍集占也被拘禁在这里,乾隆二十年(1755年)准噶尔部平定后才获得释放,清军派人护送布那敦回叶尔羌(今莎车),让他继续统治旧部,霍集占仍然留在伊犁管理维吾尔族事务。清政府这样做是想利用他们协助统一南疆的回部,但霍集占却企图搞分裂,参与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弟兄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杀害了清军副都统阿敏图等,霍集占自称巴图尔汗,一时各部从者数十万人。 第二年,清政府以兆惠为将军,率清军前往镇压。大小和卓木进行顽抗,并坚壁清野以困清军。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分路进攻被叛军盘踞的喀什噶尔(今喀什)和叶尔羌。困守两城的大小和卓木见民心尽失,弃城而逃。7月,清军在帕米尔高原的伊西洱库河谷与叛军展开激战,“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本手刃之不能止也”,降者达一万两千余人。大小和卓术突围至巴达克山界(今阿富汗东北),被巴达克山汗素勒坦沙擒杀,其尸首送交清政府。大小和卓木的叛乱终被平定。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设伊犁将军,以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乌鲁木齐设都统一员,伊犁(今霍城东南)、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喀什噶尔(今喀什)各设参赞大臣一员,受命于将军,统辖全境驻防官兵,合称“四大镇”。此外,又在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尔(今英吉沙)、乌什、阿克苏、库车、和阗(今和田)、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喀喇沙尔(今焉耆)、吐鲁番、古城(今奇台)、巴里坤、哈密等城,设办事大臣或领队大臣,统辖县、营各级文武官员,管理一城之事。伊犁将军负责全疆的军政边防事务,各级驻扎大臣都置于伊犁将军的统辖之下。 次年,在伊犁河北岸今霍城县东南兴建了一座城市,乾隆帝将这座城市命名为“惠远”,作为伊犁将军的驻地。从此,惠远城成为新疆地区的首府。据记载,惠远城周长“一千六百七十四丈”,城内店铺林立,百货云集,“市肆极称繁荣”。在惠远建城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在伊犁河北岸,又陆续修建了塔勒奇、绥定、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等城,与惠远合称“伊犁九城”。其中惠远、惠宁二城为满营驻所,伊犁将军驻惠远城;绥定等六城为绿营驻所,总兵驻绥定;宁远(今伊宁市)为维吾尔族商民聚居之处。 惠远城在历史上多次受到伊犁河水冲击,特别是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又遭侵略者拆毁。伊犁将军府的建筑也未能幸免。光绪七年(1881年),清军收回伊犁,第二年在惠远旧城北7.5公里处另择新址,重建惠远城,史称新惠远城。新惠远城建成之前,伊犁将军暂驻塔城等地。新惠远城的中心位置建有一座钟鼓楼,屋顶正脊两端各有鸱吻,中间有宝瓶和戟形铁刹。钟鼓楼建在一座外面为青砖包砌的土台基上,东西南北四面各有拱门,内有十字通道,构成整个城市的十字街心。至今保存下来的伊犁将军府旧址就在新惠远城内。伊犁将军府坐北朝南,院内古木参天,有厅堂、台榭、曲径、回廊,人们据此可以想见当年这里建筑的富丽堂皇。院墙上还残留炮台和枪眼。将军府内花木扶疏,小巧玲珑的“将军亭”已被修缮一新,掩映在青松绿树之间。在二堂后的石阶下,左右各置—神态逼真的大型石狮,威武而又不失安详,石狮造型与内地常见的石狮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光绪九年(1883年)新疆正式建省,省府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惠远城逐渐失去了全疆政治中心的地位,伊犁将军的权限缩小,主要负责北疆防务。辛亥革命后,伊犁九城的建制被取消,伊犁将军的历史使命也随之宣告终结。其他相关
谈起伊犁将军府,当地群众言谈之中略带几分自豪之感,毕竟这里是当时新疆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他们告诉记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二十七年(1762年)即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作为新疆最高的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各路驻防城镇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伊犁将军的日常办公地点即为伊犁将军府,府内除设有将军公台外,还有印房(机要文件)、册房(图书)、粮饷处、营务处、驼马处、功过处,共6个机构。不涉岩疆远,不知天地宽;有国就有边,有边就有防。伊犁将军府在稳定西北边防、发展新疆经济中起过重要作用。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独特和边防责任重大,伊犁将军一职颇受重视,基本由朝廷重臣担任,并由皇上直接任命。明瑞,首任伊犁将军,在他的5年任职期间,恰是伊犁将军府体制开创时期,著名的伊犁九城中的修建,就是由其在任内完成的。最后一名伊犁将军志瑞,清末著名外交家,然而到任伊犁将军仅54天,辛亥革命爆发,没落的清王朝土崩瓦解,伊犁将军府的使命也随之而宣告结束。据统计,自1762年到1912年150年间,共有33人、48人次担任过伊犁将军之职。抚今追昔,当年征战边疆的将军虽然不可避免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但他们忠诚国家、献身边疆的行为却永远为后世铭记。经过新中国文物部门全面维修的伊犁将军府,依然屹立在代表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地方,呵护着边疆的安宁,见证着边疆的繁荣。维修将军府
青砖红瓦、黑柱飞檐,古榆参天……维修后的“伊犁将军府”尽显古香古色。笔者日前走进了位于霍城县惠远城内的“伊犁将军府”,此府一期维修工程日前已经结束,开始进入试营业阶段。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惠远城(即今惠远老城),当时的惠远城成为新疆的军政中心。经历了百年太平,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拆毁。清政府于光绪八年(1882)收复伊犁后,在惠远老城城北15公里重建了惠远新城。1884年,新疆建省后,省府迁往迪化,“伊犁将军”只负责边境防备。辛亥革命后废除清制,昔日的将军府变成了新伊大都督府,后改为伊犁镇边使署。1934年秋,屯垦使镇边使署迁往宁远城(今伊宁市)后,将军府被废置。“伊犁将军府”记载着历史长河的足迹,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战争的、人为的破坏,“伊犁将军府”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1990年12月,“伊犁将军府”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01年5月开始,“伊犁将军府”进入一期维修工程阶段,耗资450万元,历时4年,对将军府、衙署、文庙3处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有规模的维修。据霍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蔡东文介绍,如今“伊犁将军府”已经成为伊犁地区最具旅游价值的文物景点之一,试营业阶段有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随着认识的提高,霍城县越来越重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伊犁将军府”对外开放,带动霍城县以及周边餐饮、交通、住宿等方面的经济增长,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得到实惠,从而自觉加入到保护“伊犁将军府”以及惠远古城遗址的队伍中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霍城县县委书记张士怀说,国家对“伊犁将军府”的保护历来十分重视,2001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370万元用于对将军府的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发现维修方案有不足之处,经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又追加了80万元作为维修资金。一期工程维修后,“伊犁将军府”基本恢复到清代原有的格局。“伊犁将军府”将于2006年7月29日正式开馆,在维修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它的旅游功能。- 建华区 1卜奎清真寺
- 建华区 2小姐楼
- 泰来 3塔子城址
- 克东 4蒲裕路遗址
- 昂昂溪区 5昂昂溪遗址
- 建华区 6将军府
- 富裕 7龙腾国际生态温泉度假庄园
- 龙沙区 8金长城
- 讷河 9尼尔基斯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 拜泉 10通肯河
- 碾子山区 11金长城遗址公园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12哈拉新村
- 碾子山区 13华安公司军工旅游区
- 讷河 14雨亭公园
- 克山 15佛尔寺
- 建华区 16铁农园艺园
- 拜泉 17五岭峰生态旅游度假区
- 拜泉 18太阳庙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19齐齐哈尔森林公园
- 拜泉 20拜泉生态公园
- 讷河 21红马山遗址
- 讷河 22永胜大榆树
- 拜泉 23拜泉县北山
- 拜泉 24宝塔公园
- 克东 25东兴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