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达摩崖

明朝两摩崖文字碑,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南9公里郊区江南乡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山上,记述了明朝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此造船运粮和两修龙王庙之事。这就是古称“船厂”的由来。1961年阿什哈达摩崖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阿什哈达摩崖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阿什哈达摩崖
- 位 置
- 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北岸
- 荣 誉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 于
- 永乐十八年
碑文释义
阿什哈达摩崖为明代两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于断崖绝壁中部较为突出的长方形青灰色花岗岩石之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距水面高约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3行,虽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字迹仍清晰可辨。第二碑位于第一碑西30米处,坐东向西。由于3次兴罢役的时间恰与钦差内官亦失哈等巡视奴儿干"宣谕抚慰"的年份相合,说明吉林造船基地是连结京师、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的纽带,同时也证明吉林旧称"船厂"应始自明代。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碑形刻线,中高122厘米,两侧高108厘米,上 宽61厘米,下宽62厘米,正书竖刻文字7行。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部指挥使刘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 年)三次率军至此。第一次时修建龙王庙,第三次兼任造船总兵官又重修龙王庙。《明实录》卷90载:“比进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儿干等处,令都指挥刘清领军松花江造船运粮。今各官还朝,而军士未还者五百人。”摩崖碑文证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运粮基地,对经营黑龙江流域和开发东北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加强对摩崖石刻的保护,1983年在第一碑处修建一阁,曰“摩崖阁”,第二碑处修建一亭,曰“阿什亭”。今摩崖遗迹前方设有陈列室。现两块摩崖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由来
刘清第一次来松花江督造粮船的第二年,临走前为留个“念想儿”,在绝壁上刻下几行字:“甲辰丁卯丑。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此为第一碑。明辽东指挥使刘清于十二年间先后三次来到此处,为此,将过程再次详细记录,便有了石刻第二碑,碑文内容为:“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洪熙元年领军至此,宣德七年领军至此。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滨海新 1大沽炮台
- 滨海新 2天津海滨旅游度假区
- 滨海新 3天津天后宫
- 滨海新 4天津大沽口炮台
- 滨海新 5应大皮衣博物馆
- 滨海新 6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
- 滨海新 7天津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 滨海新 8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
- 滨海新 9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
- 滨海新 10北塘特色旅游区
- 滨海新 11天津东疆湾景区
- 滨海新 12天津港博览馆
- 滨海新 13天津滨海湖高尔夫球会
- 滨海新 14诺恩海德怡温泉
- 滨海新 15阿罗马高尔夫俱乐部
- 滨海新 16天津塘沽金街
- 滨海新 17天津基辅号航空母舰
- 滨海新 18天津渤海儿童世界
- 滨海新 19海河风景线
- 滨海新 20天津海门园
- 滨海新 21海门古塞
- 滨海新 22天津贝壳堤
- 滨海新 23潮音寺
- 滨海新 24天津河滨公园
- 滨海新 25滨海航母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