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期墓

钟子期墓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马鞍山南麓凤凰咀上,面朝南湖,形成背山面湖形势。墓前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所立石碑1块(现已残)。马鞍山北麓有钟子期故居,故居周围曾有18棵参天古柏,离故居不远的铁铺街口,清代曾立有一座正面刻“古集贤村”、背面刻“高山流水”的牌坊。钟子期故居——马鞍山——钟子期周围景观连串起来的天然地势地貌,活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硕大神鸟凤凰。钟墓所在为凤凰头,其两侧有两对称的水塘为凤凰眼睛,再往外延伸向南突出分别有两对称的三角梯形高地为凤凰翅膀。
- 中文名
- 钟子期墓
- 类 型
- 墓地
- 地 点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
- 组成部分
- 知音碑亭等
碑体介绍
知音碑亭坐落在钟子期墓前,为水泥结构仿木建筑,通高6米、长5.2米、宽4.2米,亭座为青石垒砌而成,座面铺35厘米见方的青片石,4根仿木水泥圆柱支撑着青灰色的歇山式飞檐回环亭顶,柱础为鼓形。鸱吻鱼吻俯仰对峙,两对瑞兽头分别观山望水,筒瓦板瓦上下扣连,附有兽绞的沟头滴水组成二方连续图案簇拥在亭檐四周,碑亭中央矗立着高2米、宽1.3米、厚0.20米的重刻青石碑碣,墓亭正面镌刻着“楚隐贤钟子期之墓”几个篆书大字,背面为重修碑记。碑记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舜徽先生撰文,全文620余字,为文言文体,其内容记墓地形势、方位、沿革、故事由来始末,有考据、有论证、兼或推理议论,文辞殷切,慎密谨严。字为鄂籍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遐举先生所书,书体为隶书,笔道老辣凝炼,遒劲雄浑。整个碑亭的设计造型具有浓郁的荆楚地方特色。1995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墓又进行了东扩加堆维修,并增建了墓冢至碑亭间墓道。碑体现状
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钟子期墓位于墓冢与碑亭的中轴线上,呈上锥下柱形,底径10米、高5米。下部由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重80.25公斤的通山产青灰色大理石砖围圈砌筑,上锥部由纯黄土夯筑攒尖。新建的墓至碑亭间墓道长14米、宽1.5米、两边用长4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石砖竖筑起梭,中间铺垫石花路面。由此,钟子期墓冢与知音碑亭连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文物景观,形式古朴,气度幽雅恢宏。其与马鞍山凤脊南北天然地貌上的凤咀、凤眼、凤翅、凤尾等人文景观浑然融合,闪烁着华夏文明和荆楚文化的灿烂光辉。相关传说
另外在安徽凤阳县府城镇马鞍山月华峰南麓凤凰咀上,亦有一座传说中的钟子期墓。古时有“宋微子”是殷纣王的哥哥,西周初期受周公旦之封在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宋桓公是宋国第19位国君,他有曾孙叫伯宗,在晋国任大夫,被称为“晋之贤者”但因忠直敢谏,得罪了执政的却氏,结果被杀。伯宗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后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其子孙以邑为氏。是故自古即有钟子期为钟离人的说法。凤阳钟子期墓作为一种文化遗迹。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钟子期墓- 阿城 1亚沟石刻
- 阿城 2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3哈尔滨文庙
- 南岗区 4龙塔
- 巴彦 5王脖子山遗址群
- 尚志 6八里湾森林公园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南岗区 8颐园街一号
- 松北区 9太阳岛公园
- 尚志 10红豆杉景区
- 尚志 11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宾县 12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松北区 13哈尔滨极地馆
- 五常 14龙凤山
- 五常 15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岗区 16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松北区 17东北虎林园
- 道外区 18哈尔滨游乐园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南岗区 20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呼兰区 21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阿城 22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松北区 23黑龙江科学技术馆
- 阿城 24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
- 道里区 25索菲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