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民居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这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
- 中文名
- 培田民居
- 外文名
- Peitian Houses
- 解 释
- 古民居建筑群
- 历 史
- 800年
- 朝 代
- 明清
建筑状况
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建筑用材为木料及砖。培田明清民居建筑群整体布局已具相当水准,宗祠、住屋、寺院、碑坊、街巷、水道、桥梁等村庄建筑之需考量周到,配置得体,壮观和谐。就各式建筑而言,其建筑功用、外观构造、装饰色彩,均是上乘之作。主要景点
培田村位于连城县宣和乡,祖先给这个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三十幢大宅,二十一座祠堂,六处书院,一条千米古街,两座跨街牌坊,四处庵庙道观,迄今犹存,总面积达到七万平方米。其建筑之博大,保护之完好,藏品之多,文化底蕴之深,在它被发现后素为外界所叹服。培田古居民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不仅有皇宫式的气势,还有徽派建筑的型制、江苏园林的结构风格。庭院深深却又齐齐整整,每个天井里有数量不等的房间,周围都有可以自由开关的门通往外面,关起门来一个院子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大夫第:又称“继述堂”,建于1829年,历时11年才建成。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在中原庭院式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造了独具风格的客家大院形式,即“九厅十八井”。所谓“九厅”是指:门楼厅、下厅、中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共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指:五进厅共五井,横屋两直每边五井共十井,楼背厅有三井。“大夫第”在整体的建筑上,还科学地运用了梁柱式框架结构,使得这座大院在经历了十余次4.5~6.9级的地震后,至今仍安然无恙。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相同,但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一对“门当户对”,喻示着客居异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延绵的展望和追求。官厅:原称“大屋”,因吴氏接待过往-而称“官厅”。高墙耸立,四周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官厅”布局独特,设计精巧,正厅设置“泰阶”,对不同级别的-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中厅梁柱间、桎枋间的雕花,全为双面对称镂空雕,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厅为宗族议事厅,左右花厅则专供主人休闲会友;楼下厅为学馆,楼上厅为藏书阁,曾藏有万余册古籍。以千米古街为界,内侧大多是祖祠。祖祠建筑十分重视门庐构造,斗拱雕刻,木漆绘画,都极为富丽堂皇。如继承北京午门法式的“衡公”祠和“久公”祠,其工笔彩绘“三娘教子”、“状元游街”图,线条明晰,人物栩栩如生,色调经久不褪,称得上是难得的珍品。名家足迹
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 仲春,时年39岁的纪晓岚奉旨出都,任福建学政。公元1763年(清乾隆28年)岁末,纪晓岚去汀州(长汀)巡察。而培田村,就是古时官道上的一个驿站。纪晓岚听闻培田村重教化,尊文墨,人物不俗,便到村中详察细访。纪晓岚对此喜不自胜,自北由南,陆路水路,一路来到山川秀丽的福建。旅游发展
龙岩正在推出4张新的名片,即红色旅游、东方古城堡之旅、培田民居之旅 、冠豸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培田古民居建筑结构独特,规模恢宏,且工艺精良,它大多座西北,向东南,既秉承了明代法工,又兼容中原、徽式、江浙特色,开间、进间、进深更大,做工追求艺术及造型美,它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布局,讲究舒适、安逸。室内装饰,在设置明墙、漏窗、花圃、鱼池讲究艺术美的同时,更配以宣传儒家文化道德书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四维八德。正因为其科学布局,精巧设计精湛工艺,培田古民居建筑群被建筑专家称之为“民间故宫”、“中国客家建筑奇葩”。- 水富 1水富县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
- 水富 2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
- 威信 3扎西纪念馆
- 威信 4天台山溶洞
- 威信 5大雪山原始森林
- 威信 6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 鲁甸 7伊斯兰风情城
- 威信 8观斗山石雕
- 水富 9关河漂流
- 威信 10观斗山
- 威信 11扎西会议纪念馆
- 彝良 12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 彝良 13红军游击队及地下党活动旧址
- 水富 14水富大峡谷
- 昭阳区 15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水富 16苗族花山节
- 水富 17水富港
- 威信 18天星森林公园
- 水富 19楼坝古墓遗址
- 威信 20天险两合岩
- 镇雄 21坡头镇风采
- 大关 22少女瀑自然风景区
- 彝良 23千年古镇牛街
- 盐津 24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 鲁甸 25太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