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圣寿寺
首页  > 浙江  > 金华  > 义乌   »  圣寿寺景点介绍

圣寿寺

圣寿寺
圣寿寺,又称宝顶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东北15公里宝顶山大佛湾右后侧,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圣寿寺依山建造,殿宇巍峨,雕饰精美。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寺内刻有大佛湾造像雏形,当是大佛湾造像蓝本。
中文名称
圣寿寺
外文名称
Sheng Shou Temple
地理位置
重庆市大足区
著名景点
密宗道场

简介

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东北的宝顶山山上。圣寿寺创建于宋代并于宋末毁于兵燹。明永乐十六至二十二年(1418—1424)重建。明末又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同治元年(1862)加以维修。1961年以后,又陆续进行了修缮。圣寿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宝殿、三世佛殿、观音洞、燃灯殿、达维摩殿又称(宝顶)等。 大足被誉为“石刻之乡”。宝顶之名是由石刻创始人赵智宗(亦名赵智凤)命名的。大足境内石刻约四十多处,而圣寿寺所在的宝顶山最为集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也最高。同时宝顶山又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历史上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称。赵智凤的功绩,不仅在于创建了圣寿寺,而且还创刻了宝顶山的摩崖造像。
  宝顶山的石刻,主要分两组,即大佛湾和小佛湾。大佛湾“东、南、北三面危崖峭壁,长约五百余米,凿有三十一个龛窟,碑碣七处,题记十七则,舍利宝塔二座。石刻内容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三仙人影修陀罗尼、西方三圣、千手观音、释迦涅盘圣迹图、腋下诞生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父母恩重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地狱变、柳本尊行化道场、十大明王、圆觉洞、牧牛图等。其规模的宏伟程度,可与敦煌、云岗和龙门石窟比美,堪称中国佛教的第四大石窟造像。
  小佛湾是赵智凤最早创刻的造像,是大佛湾造像的兰本,原来规模相当宏伟,殿堂用石砌成,内四周上下满刻着佛、菩萨像。此外,小佛湾还有法身塔(俗称经目塔)和石洞。法身塔高十米,三层、四方形,全塔四周共刻约五百八十四部经目,其中有许多早已失传的经名。石洞即毗卢庵,其中除刻有毗卢佛像外,还有许多佛、菩萨像。整个小佛湾的石刻,虽屡遭破坏,但仍不失为一座瑰丽多彩的古代艺术宝库。

景点

密宗道场

圣寿寺位于著名的宝顶山大石刻群内。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东距重庆市区162公里,以摩崖造像驰名世界。它的佛像石刻,数以万计,共有41处石刻群。石刻造像始凿于唐景福元年(892年),终成于南宋。宝顶、北山为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宝顶山又名“香山”,是由宋朝蜀中名僧赵智凤于公元1179-1124年,历七十年建造而成的大型密宗道场,规模浩大,共有摩崖造像万余尊,整个造像犹如展开的横幅长卷图画,造形优美,内容丰富,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和长达31米的卧佛著称。摩崖石刻宝顶山摩崖石刻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大佛湾是一较深的马蹄形山湾,长一公里,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有巨型雕刻三十余幅,最著名者有华严三圣、千手观音、圆觉洞。华严三圣像在南崖下,身高都是8米,微向前倾。文殊菩萨手中托着的七级宝塔,高有1.8米,重约千斤,它之所以历经八百余年而不坠,主要是文殊下垂至膝的袈裟支撑手臂的缘故。千手观音刻有手1008只,形态各异,可谓鬼斧神工,乃宋朝雕刻的杰作。高6米、宽9米、深12米的圆觉洞内,16尊佛像,气宇浑厚,形神兼备。外面的光线从窟顶宽约定俗2米、长约1米的“天窗”里折射洞内,柔和的光束映亮洞窟,这是宋朝石雕大师匠心独运的又一结晶。小佛湾在圣寿寺一侧,那里的石刻是当时主持者赵智凤作为大佛湾的蓝图试凿而成的,有造像六百余尊。小佛湾以石塔最为著名,方形三层,高约七米,塔身除雕像外,满刻十二部大藏经目录,其部类与一般藏经目录不尽相同,颇具学术价值。

维摩诘居士

在圣寿寺的维摩殿内,有一尊石刻维摩诘居士卧像,《维摩诘经》说他精通大乘佛法,连以智慧著称的文殊菩萨对他的智慧辩才也佩服之至。

构筑规模

圣寿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山门、四天王殿、帝释殿、观音殿、维摩愉、大雄宝殿、三世佛殿、接待厅等。开山祖师为赵智凤大师,著名传法祖师有南翁、晴舟、慧妙、照知等禅师。其传承法系前期为显密,后期为临济宗。寺内植物多为数百年之古树,如银杏、黄芩、古柏、金银桂等。另有僧舍利塔三座,最著名的是“南翁禅师塔”。距今二百余年,寺内还有各类碑记17块,珍藏佛经3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