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南京西康路33号(原西康路18号),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
建筑形制
琅琊路1号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琅琊路1号 。1937年前,陈昌祖购地716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l幢,平房l幢,建筑面积285.1平方米。该处曾租给美国大使馆,1949年lO月初,美国大使馆退租,1950年4月该处为市房管局代管 。现存主楼1幢,原坐北朝南,现改造为坐西面东,高三层(后增一层),红砖及米黄色外墙,人字形坡屋顶,红瓦,带老虎窗,南侧加盖一间平房连接主楼,东北侧一间平房已改为锅炉房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属于中华民国公共建筑遗存。旧址位于南京市西康路33号(原18号),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1930年1月詹森任美国驻中华民国特命全权公使,公使馆设三牌楼。1935年9月詹森改为首任大使,大使馆设上海路82号。1946年4月大使馆由重庆迁回南京。7月司徒雷登任大使,馆址迁西康路18号,原上海路馆舍改为美国新闻处。1949年8月司徒雷登离开南京,大使馆不久关闭。1950年2月18日最后一名美国外交官培根离宁返美。西康路馆舍由3幢相同的2层西式楼房和3幢西式平房构成,依山坡地势而建。楼房属公寓式建筑,砖石结构,房屋平面呈“凹”字形,每幢楼房建筑面积936平方米。正面门廊上设阳台,四面坡屋顶,设有地下室。平房建在楼后,是随员及仆役住所,每幢建筑面积96平方米,砖木结构。大使馆旧址于200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使馆历史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南京西康路33号(原西康路18号),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抗战前
1936年9月,美国政府任命詹森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抗战前的美国大使馆设在上海路82号,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大使,接替詹森。大使馆馆址迁到西康路,原上海路馆舍改为新闻处。西康路美国大使馆馆舍由三幢造型相同、规模相等的西式楼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构成,依山坡地势而建。建于1946年,三幢馆舍为公寓式建筑,砖石结构,高二层,另有地下室一层,每幢楼房建筑面积936平方米。正立面中部为门廊、阳台,四面坡屋顶,屋脊两侧及后部竖有用来取暖的壁炉烟囱。房屋平面呈 "凹" 字形,底层正面和侧面为起居通廊, 中部为客厅和办公室, 后部为厨房、餐厅,卧室、盥洗间布置在楼上,地下室为锅炉房及贮藏室。 三幢平房建在每幢大楼后面,是随从人员及仆役的住所,每幢建筑面积96平方米,砖木结构,灰板条天花,普通木地板。抗战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大使馆于1946年4月由重庆迁来南京。由于美国在国共对立双方中充当调停人的角色,因而美国大使馆也就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1950年2月18日,美国政府最后一名外交官培根离开南京返回美国。现在
2009年,西康宾馆重新改造。-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哈密鸣沙山
- 哈密 2亚尔丹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3巴里坤古城景区
- 哈密 4天山风景区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5巴里坤湖
- 伊吾 6红石头
- 哈密 7寒气沟
- 伊吾 8伊吾胡杨林
- 伊吾 9伊吾烈士陵园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0丝路烽燧
- 伊吾 11伊吾伊水园景区
- 伊吾 12军功马
- 伊吾 13乃楞格尔草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4烽燧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5地藏寺、仙姑庙
- 伊吾 16一字沟、二字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7汉满两城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8怪石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9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0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1巴里坤古民宅
- 伊吾 22伊吾苇子峡野杏林
- 伊吾 23伊吾焕彩湖
- 伊吾 24胜利峰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5巴里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