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营口市博物馆
首页  > 辽宁  > 营口  > 站前区   »  营口市博物馆景点介绍

营口市博物馆

营口市博物馆
营口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是营口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现位于营口市渤海大街中段,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6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有弛名中外的金牛山遗址人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及青铜器、陶器、钱币、书画、火花、皮影等十一类,6000余件,馆藏火花、货币、民间驴皮影均成系列。
中文名称
营口市博物馆
地    点
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履合门街少年宫里21号
竣工时间
1981年
馆藏精品
元代酱釉剔花卷草纹罐
票价 
免费 
建筑面积
3200平方米
开馆时间
2004年4月8日

发展历史

营口市博物馆新馆自2004年4月8日正式开馆以来,以创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为办馆理念,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走特色之路,举办各类展览一百余个,成为解读历史、传承文化、普及知识、启迪心智的重要文化阵地。在展览阵地拓展到市外、省外、境外的同时,精心打造流动的展览阵地,把优秀文化送进军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努力建设群众身边的博物馆,与新闻媒体单位牵手合作,共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博物馆办成没有围墙的群众精神家园;潜心开展学术研究,编撰《营口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图集》、《营口市博物馆展览陈列文集》、《近代营口图说》、《百展回顾》以及四部《营口市博物馆学会研讨会论文集》,展现和弘扬了营口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机构设置

内设办公室、陈列研究室、考古部、保管部、群工部、鉴定部、非遗保护中心、保卫科8个部室。

基本陈列

现有《古邑风华——馆藏文物精品展》、《百年风云——营口近代历史图片展》基本陈列展览常年对外免费开放。同时还有各类不断更新的专题展览对外开放。

馆藏文物

元代酱釉剔花卷草纹罐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形成的一个窑系,一直沿续到元代,是当时北方民间瓷窑之一,所烧制瓷器均供邻近地区人民群众使用。由于其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所以不为士大夫阶层所赏识。磁州窑器物胎釉较粗,格调朴拙粗犷。磁州窑的工匠们把当时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加以概括,用熟练简洁的笔法画在瓷器上,并且创造出新型装饰手法,色彩对比强烈,极具艺术效果。磁州窑的最大特色就是黑白对比装饰方法的运用,以画花和剔花两种最为流行。画花是在白釉上画出黑色的花纹,也有在黑地上画褐色花纹的,称为铁锈花。这种方法笔力豪放洗炼,别具一格,开创了后世着重花绘的装饰领域。剔花是先在瓷胎上施黑釉或酱釉,然后按花纹要求剔去花纹之外的空间,露出瓷胎,从而形成胎色与釉色的强烈对比。同画花相比,剔花更具有立体层次感,其风格大方清新,活泼流畅,具有中国民间艺术的典型特征。这是一件市博物馆馆藏的一级文物——酱釉剔花卷草纹罐,是元代磁州窑系生产的产品,出土于盖州市红旗乡胜利村。其造型特点为敛口、丰肩、圈足。外施酱色釉,口唇与足部不施釉。腹部以弦纹将图案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以剔花工艺雕划出卷草纹和牡丹纹图案。此罐造型质朴粗犷,剔花线条简洁流畅,在简单中显出丰富的变化,是金元时期北方磁州窑系典型的器物。掐丝珐琅墨床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出现于明代的一个著名的金属工艺。通常认为它发展于明景泰年间,釉料多为蓝色,故称景泰蓝。实际上在明清两代它一直被称为掐丝珐琅,而景泰蓝一词在清末民初时才被采用。珐琅是搪瓷的旧称,起源于日语,是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及一些金属矿物为原料,粉碎后熔炼而成。器物以铜为胎,用铜丝在胎上掐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填以各色珐琅彩料,烧制后再经过打磨,并在露出的铜丝部分镀以金银,其制作程序十分复杂。至清代,景泰蓝工艺比明代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曾设有“珐琅作”,后与“造办处”合并,专门生产珐琅制品。特别是乾隆时期景泰蓝制作达到一个高峰,釉色增加到二十多种,工艺技法更加娴熟,品种繁多,大到屏风、床榻、佛塔,小到笔架、砚盒、墨床……这是一件市博物馆馆藏的清代掐丝珐琅墨床。墨床是文人案头上放置墨块的文具。该墨床长21厘米,宽9厘米,高4.3厘米,铜胎,长方条几形,双足内卷,面嵌左右对称的掐丝珐琅勾云团花纹饰。造型柔和流畅,掐丝细匀,纹饰繁密,打磨光滑,镀金明亮,蓝釉青翠艳丽,整件作品小巧精制,令人爱不释手,是一件很典型的清代掐丝珐琅器物,极具当时金光灿烂、豪华富贵的艺术风格。黄釉碗黄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低温釉,从目前以发现的材料来看,以明宣德为最早。在中国古代,明黄为至尊之色,非皇家不能使用,明清时期更是如此。据清代《国朝宫史》记载,器物里外均施黄釉的瓷器,应属皇太后、皇后的用具;内壁为白里,外壁施黄釉的瓷器为皇贵妃的用具;黄地绿龙器和蓝地黄龙器则分别是贵妃和嫔妃的用具。等级制度十分明确。纯粹的黄釉器如同五爪龙图案一样,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神圣不可侵犯。因此,黄釉瓷器的制作要求极严,均为官窑特制的御用器,民间绝少见到。这是一对营口市博物馆馆藏的清道光时期的黄釉碗。高6厘米,口径12.5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器物表里均施黄釉,碗底为白地,施“大清道光年制”六字青花篆书底款。此碗器型规整,制作精细,黄釉光亮柔和,结合文献记载,通体施黄釉应为清代宫廷御用黄釉器中的最高级别。此碗虽历经百余年辗转流传,依然光彩夺目,不失当日皇家气质。清乾隆时期笔洗笔洗是写字作画时涮笔用的盛水容器,在古代,笔洗作为文人墨客案头上常设的文具之一,除了实用功能外,还要求有很强的艺术欣赏性,因此,笔洗的制作往往显得十分精美,特别是清乾隆时期生产的笔洗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古代文具中的精品。这是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窑变红釉笔洗。高3.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1.8厘米。扁圆体,敛口,矮圈足,通体施窑变红釉。“窑变”是中国陶瓷装饰上一种巧然天成的装饰技法。它最初出现于宋代的钧窑,因釉中有氧化铜和铁的成分,在特殊的窑炉气氛中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成为一种变化最奇妙、色彩最丰富、形态最复杂的艺术釉色。至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的工匠们已能熟练地掌握窑变釉的规律,能烧造出各色效果理想的产品,这件笔洗釉色以红为主,间有蓝色,釉面色彩变幻莫测,犹如节日礼花斑斓眩目,是清代窑变红釉器的典型品种。另一件是清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笔洗。高3.3厘米,口径6.6厘米,腹径10.2厘米,器型特点与上一件相同,器表施洒蓝釉。“洒蓝”又称“吹青”,最早出现于明宣德年间,其制作过程是在胎体上以青料(含有金属钴的颜料)用小竹管蒙上细纱吹施,然后上一层透明釉红高温烧制而成。由于吹青的效果不可能像浸釉或刷釉那样均匀,故而呈现出厚薄深浅不同,如同雪花般的斑点,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至清代康熙时期,洒蓝釉的制作工艺更趋完美,在当时又有“鱼子蓝”、“雪花蓝”的美称。吹青工艺制作难度较大,一件器物吹青数次少则三、四遍,多则七、八遍。因此,只有精细制品才采用此法施釉。此件笔洗釉面光润细腻,洒蓝自然匀称,是一件难得的清代洒蓝瓷佳品。马少宣内画鼻烟壶清代,吸食鼻烟之风传入中国,并且迅速在上层社会中流行。盛储鼻烟的烟壶便成为达官贵人随身必备和把玩的物件,对烟壶艺术装饰功能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于是,内画烟壶工艺便应运而生。内画烟壶是料器(玻璃)或水晶制成的小瓶子,瓶内用铁砂和金刚砂摇磨成乳白色半透明状,然后用特制的弯头竹签笔或竹签狼毫笔蘸上颜色伸进瓶口内,在瓶壁上画出各种图案。内画烟壶工艺相传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清末内画烟壶工艺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涌现出马少宣、周乐源、叶仲三等著名内画大师。这是一件市博物馆馆藏的清末内画大师马少宣的内画烟壶作品,高4.9厘米,宽3.6厘米,厚2厘米。烟壶为水晶质地,晶莹剔透。器型为扁圆体,直颈、小口、配绿色玻璃盖,下有圈足。烟壶正面绘童子戏鹰图,画面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背面用楷书书录宋程颢诗《春日偶成》:“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落款:“壬寅仲冬,马少宣”。“壬寅”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马少宣,清末民初北京著名内画壶艺人,其作品画工精细,书法隽秀。1915年2月,马少宣的16件内画烟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展出,获名誉奖。马少宣的作品有些迄今尚珍藏在美国各大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手中。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水晶内画壶,是马少宣早期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弥足珍贵,在馆藏的十余件鼻烟壶藏品中堪称为佼佼者。

所获荣誉

开馆以来,博物馆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在辽宁省博物馆建设发展座谈会、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被营口市委、市政府授予 “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年末被辽宁省文化厅推荐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单位。 2007年年初被国家文物局确准为全国唯一一家市级“全国提升中小博物馆展示服务水平项目”试点博物馆。2007年还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