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墓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近代重新大规模修整过。现在的墓地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米。墓碑及碑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墓前有广场,东西种植松树。
- 中文名
- 乐毅墓
- 地 址
-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
- 别 称
- 将军墓
- 属 性
- 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都祭拜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邯郸县知县郑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数百株,亲书石碑"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并撰写"悼望诸君墓"词。墓园详情
乐毅墓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 10余米,占地面积约 4 亩。墓西北 500 米 处是京广铁路和京石高速公路。墓的四周和土宝顶上绿树丛生。乐毅墓前原有民国 4 年碑记一通和石桌、石凳。碑型方首方座,高 3 . 1 米 ,宽 0.79 米 ,厚 0.25 米 。碑文刻有馆阁体: “ 望诸君墓 ” 四个大字,首刻云雕。碑现存村北头,石桌、石凳均已找到。修建历史
两千多年来,乐毅墓曾多次重修,唐、宋、元、明历年有小型修建,到清雍正11 年(公元 1733 年)邯郸县知县郑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数百株,亲书石碑“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并撰文“悼望诸君墓”词,到 1933 年县长孙振邦在49年前最后一次重修,植槐树数百余株。历代帝官、文人更是倾慕于乐毅将军,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都拜过其墓,唐代韩愈、柳宗元都在墓前留下祭文,然后再文革动乱期间,将军墓遭到破坏,动乱结束后地方政府发现旅游产业可以挣钱,于是加以保护开发。帝王谒陵
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都祭拜过。历史记载
《三国演义》一书中,司马徽向刘玄德谈及诸葛亮时说:孔明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诸葛亮崇敬的人物,一定有非凡的才能。这个有非凡才能的大将军乐毅,死后就葬在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 10 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 乐毅是战国名将,其先祖乐羊,居魏国,公元前 406 年,魏灭中山国,乐羊自封于灵寿,之后中山复国,乐氏后人居中山国,不久赵灭中山,乐毅成为赵国官员,公元前 295 年,赵发生沙丘之乱,乐毅又奔燕国,乐毅深知燕王厚爱,公元前 284 年,乐毅受命联系秦、韩、魏、赵、燕五国兵马进攻强齐,一举攻下七十个城池。立下战功,被封于昌国,号昌国君,后受陷害,又西入赵国,赵惠文王识才,封其为客卿,号望诸君,乐毅一直住在大乐堡村。乐毅剑法、枪法举世奇绝,其在家仍勤学苦练,他一方面报效赵国,多次征战,一方面在家将一身绝艺传给后一代,在大乐堡村的练剑房、磨剑石、磨剑池遗迹仍存,古赵十景之一的“剑池新月”更是一绝。 乐毅死后,赵孝成王用玉匣作棺,厚葬他于现存的墓地,后人在墓前刻了石狮、石牌坊,墓地栽了数千株松柏,整个陵园占地 30 余亩。保护措施
乐毅墓现在都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文物工作者正在就一些战国墓葬问题对其进行研究考察。-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古城区 3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4里务比岛
- 永胜 5营盘村墓群
- 宁蒗彝族自治 6扎美寺
- 古城区 7东巴谷
- 古城区 8观音峡
- 古城区 9东巴圣地玉水寨
- 宁蒗彝族自治 10里格半岛
- 宁蒗彝族自治 11里格村
- 古城区 12木府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3寨神泉
- 古城区 14金龙桥
- 宁蒗彝族自治 15吉意溶洞
- 宁蒗彝族自治 16高原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7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8博凹湾
- 古城区 19宝山石头城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戛姆山
- 宁蒗彝族自治 22日月河、开基桥
- 古城区 23丽江黑龙潭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25黑龙潭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