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清真寺

通州清真寺是北京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元延佑年间,是北京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1959年定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通州清真寺
- 位 置
- 北京市通州区
- 始建于
- 元延佑年间
- 类 型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初建
通州清真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州区清真寺胡同。建于元延佑年间。修缮重建
明正德十一年(1516)修缮并更名为“朝真寺”,万历二十一年(1593)扩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增建配殿袖亭,以窑殿穿廊构式与正殿相通。乾隆年间再次增修。道光年间盖经学学舍16间,与北侧大门相通。同治年间修缮,将原寺院东扩展,扩大前院,在中轴线上建通天阁楼。1933年部分建筑被日军炸毁,后修复。1945年曾为大学校址。1966年后山门、影壁、南井亭、窑殿均被毁。20世纪70年代重建。1996年重新开寺。规模建制
大殿面积670余平方米,分男女礼拜殿。此外,还存有主院北讲堂、水房,碑记5块。建筑特点
寺东向,跨南北二院。轴线上主体建筑礼拜殿尚存,勾连搭四卷,明三暗五,形制恢宏,顶式多样,集中国左建殿宇之大成,为城郊罕有。一、二卷均三间,前为敞厅,卷棚顶,后乃过厅,硬山脊;三、四卷皆五间,前为调大脊,后为歇山脊;四卷明间后为望月楼,四角攒尖脊带琉璃宝瓶。殿内设井口天花,写意牡丹图案;四周梁枋满饰重彩博古图。数十根金柱 朱漆,皆围捏铁线缠枝牡丹,绚丽夺目,为独具特色。第二卷两山之侧,各建一座六角攒尖顶过门亭,各与第三卷稍间相通,此种设计亦属独到。主院北讲堂,水房尚存,碑记5块多嵌砌于壁。若胡同北口殿式木碑楼与主院内照壁、垂花门、室礼楼不在"文革"中破坏,则此寺可与牛街清真寺难分伯仲。地理交通
北京通州区中仓街道- 高昌区 1葡萄沟
- 鄯善 2火焰山景区
- 高昌区 3坎儿井民俗园
- 高昌区 4大漠土艺馆
- 高昌区 5火焰山风光
- 高昌区 6吐鲁番博物馆
- 高昌区 7库木塔格沙漠
- 高昌区 8吐鲁番沙漠生态旅游风景区
- 鄯善 9吐峪沟石窟
- 鄯善 10洋海墓群
- 鄯善 11吐峪沟
- 高昌区 12台藏塔遗址
- 鄯善 13鲁克沁历史文化旅游区
- 鄯善 14吐峪沟麻扎村
- 鄯善 15鄯善影视文化旅游区
- 高昌区 16神泉
- 高昌区 17高昌古城
- 鄯善 18库姆塔格沙漠
- 高昌区 19吐鲁番郡王府
- 高昌区 20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 鄯善 21吐鲁番吐峪沟千佛洞
- 高昌区 22万佛宫(大漠土艺馆)
- 高昌区 23沙漠植物风情园
- 鄯善 24沙山公园
- 高昌区 25阿斯塔那古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