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京射击场
首页  > 北京  > 石景山   »  北京射击场景点介绍

北京射击场

北京射击场
北京射击场是中国射击运动场地之一,1955年在北京西郊建成,占地面积265703.56平方米。北京射击场飞碟靶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11个改扩建场馆之一。在飞碟靶场的设计过程中,十分注意对传统建筑精华的汲取,同时将建筑和自然环境特色相融合,结合现代材料工艺,创造人文自然并举,运动与环境共生的建筑形象。
中文名
北京射击场
外文名
Beijing Shooting Range/Beijing Shooting Gallery
位    置
石景山区香山南路
造型亮点
弓箭
场地类型
改扩建比赛场馆
建筑面积
6170平方米
固定座位数
1000个
临时座位数
4000个

场馆组成

全场由11个靶场和一座气枪馆组成(1)半封闭式25米靶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室内跨度10米,有18组速射靶,可容观众400人;(2)半封闭式50米靶场建筑面积3188平方米,室内跨度10米,有96个靶位,可容观众500人;(3)半封闭式50米移动靶场两个建筑面积2024平方米,可容观众750人;(4)全封闭式10米移动靶场三个建筑面积488平方米,可容观众75人;(5)飞碟靶场四个其中三个飞碟双多向套用靶场,一个飞碟多向靶场),可容观众700人;(6)气枪馆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有70个靶位,可容观众300人。

建筑特点


融入自然 朴实亲切飞碟靶场总建筑面积6076.9 平方米,共设有观众座席4999座,其中固定座席3394个,临时座席1605个。整个飞碟靶场分为主体建筑部分和室外竞赛两大部分。主体建筑部分为地上两层建筑,包含设在二层的室外看台及看台下部的赛事管理运营两部分,建筑总高度20.20米。室外竞赛部分设有六组国际标准飞碟射击靶位,其中决赛靶位一组,其余为资格赛靶位。设置满足飞碟竞赛要求的高低靶房及地下连通的碟片存储、运输区。在建筑形体上,整个飞碟靶场的设计从所处的山脚自然环境出发,利用北侧的山脉作为背景,与周围的山形、地景紧密结合,将整个建筑融入到环境中,保持自然山景与环境的连续性。此外,射击靶位自然排开,形成靶场的绿色背景屏障。建筑形象平和低调,强调与环境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形象无论是四合院的建筑平面还是清水灰砖外墙和长城烽火台的靶房造型,都充分体现了飞碟靶场结合地域文化,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建筑的初衷。四合院建筑平面飞碟靶场的建筑平面借鉴传统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在平面设计中引入内部庭院,通过几个院落组织一层的建筑空间,使室内空间与自然巧妙融合,塑造清新健康的室内环境。富有地方建筑特色的中国古典庭院式的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得以完美体现。这里与其他的场馆不一样,更像是更像是一座富有怀旧色彩的京城老宅。这是记者对北京射击场飞碟靶场最深的感触。清水灰砖外墙外墙采用了返朴自然、有传统建筑特色的青砖砌筑,并辅以局部木板饰面墙面,朴素自然。通过清水砖细腻的砌筑工艺表达建筑秀外慧中的品格,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与环境协调融合。长城烽火台的靶房造型竞赛区的高低靶房、挡弹墙的处理借鉴了具有世界认知度的长城烽火台造型,通过灰砖砌筑的表面,巧妙地给这个功能性很强的构筑物赋予地域人文色彩,得到国际射击联合会的高度评价认可。节能环保 实用经济通过院落化的建筑布局,实现了所有实用房间的自然通风、采光,不设置集中空调系统,大大降低建筑能耗。采用适宜、适用、经济、环保的建造工艺及建筑材料,将建筑的环境负荷降到最低,提高使用效率。具备世界一流比赛条件的靶场观众从二层到达观赛席,从二层以上开始的看台布置方式既保证一层的赛事组织与二层的观众自然分流,还给观众以俯瞰赛场的良好观赛条件。看台坡度仅为22度,为舒适观赛视角,为60%的固定坐席设置了遮阳雨篷,成为全天候的赛场。此外,飞碟靶场还采用国际先进的抛靶、电子计时计分设备,具有国际一流的比赛条件。小巧精致的靶场与雄伟大气的北京射击馆遥相呼应,堪称北京奥运建筑中小巧精致、独具特色的建筑精品。北京射击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