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署旧址
升平署旧址 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教习年轻太监和艺人子弟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乾隆十六年(1751),选征苏州籍艺人进宫当差,命名为外学,令住景山,仍属南府管辖。原习艺太监命名为内学。内外学的人数都在1000以上,所唱为昆、弋腔。宫内演戏,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阅览的"安殿戏单",上列演出地点、日期、开戏时间、剧目及主要演员。
- 中文名
- 升平署旧址
- 地 址
- 南长街南口路西
地理位置
升平署 旧址 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教习年轻太监和艺人子弟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乾隆十六年(1751),选征苏州籍艺人进宫当差,命名为外学,令住景山,仍属南府管辖。历史发展
建筑结构
升平署旧址包括今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校舍。升平署戏楼院是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物,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这座戏楼院是一组四合院,内有北向戏楼一座,四合院北房前出轩,适合观赏演出。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著名剧目
原习艺太监命名为内学。内外学的人数都在1000以上,所唱为昆、弋腔。宫内演戏,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阅览的"安殿戏单",上列演出地点、日期、开戏时间、剧目及主要演员。最有名的剧目有《升平宝筏》(全部《西游记》)、《鼎峙春秋》(《三国志》)、《忠义璇图》(全部《水浒》)、《劝善金科》(目连救母)、《昭代箫韶》(《杨家将》故事)、《征西异传》(《薛丁山征西》)等,共计二、三十种。道光七年(1827),将外学撤销,艺人俱回原籍。又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增设档案房,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嗣后又兼管召选宫外艺人进宫当差演戏或充作教习的事务,直到宣统三年(1911),历时162年。升平署珍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 裕民 1塔斯特风景区
- 裕民 2小白杨哨所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3敖包特库热庙
- 裕民 4孙龙珍烈士陵园
- 托里 5苏拉夏情人谷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6哈同山岩画
- 裕民 7库鲁斯台草原
- 裕民 8巴尔达库岩画群
- 塔城 9伟人山
- 额敏 10野生虞美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1哈尔萨拉白桦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2蒙王府热气泉旅游度假区
- 裕民 13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4准噶尔古城遗址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5巴音云都尔敖包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6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 塔城 17快活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8吉木格瀑布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9阿吾斯奇边双湖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0绿坪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1龙脊谷
- 托里 22石刻突厥石人像
- 裕民 23巴什拜大桥
- 托里 24老风口果子沟森林公园
- 裕民 25巴什拜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