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
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 中文名称
- 唐蕃古道
- 地理位置
- 自陕西至西藏拉萨
- 开放时间
- 全天
- 门票价格
- 免费
- 长 度
- 三千余公里
- 别 名
- 丝绸南路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 建议游玩时长
- 2-3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
- 全年
古道简介
唐蕃古道,汉语拼音为:táng bō gǔ dào,也叫馒头岭(古)驿道,今天的214国道,是1300年前的进藏之路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5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
唐蕃古道——“文化运河” 唐蕃古道的另一头,有着关于雪域草原种种史诗般壮美的传说和关于今日藏区草原新貌难以唱完的长歌。”这条古道因延伸到印度与尼泊尔,也被学者们认为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是一条不仅驰驿奔昭、和亲纳贡、贸易交流的官驿达道,更是一条承载汉藏交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千百年间,在祖国版图完整、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后,唐朝与吐蕃间使臣不断。据《全唐书》记载,仅唐太宗贞观元年之后的两百余年间,藏汉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就多达142次。贸易往来的频繁,让唐蕃古道迅速兴盛起来,并很快成为一条站驿相连、使臣仆仆、商贾云集的交通大道。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遗留着人们世代创造的灿烂文化遗存,传颂着数不清的反映藏汉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佳话。
线路走向
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5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它的大致路线是,从长安沿渭水北岸越过陕甘两省界山──陇山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溯渭水继续西上越鸟鼠山到临州(甘肃临洮)。从临洮西北行,经河州(甘肃临夏)渡黄河进入青海境内,再经龙支城(青海民和柴沟北古城)境内西北行到鄯州(青海乐都)。以上可以称古道东段,全在唐王朝境内。
在西段的古道线路中,从西宁经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进入今天四川境内经阿日扎部落到(色须)石渠县再到玉树县进入今天西藏境内经囊谦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巴青县、索县到(柏海)那曲地区再经过当雄县到达(逻些)拉萨。
这是汉代以来从中原进入河湟地区的传统路线。它的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正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开拓前进的。
历史事件
隋亡唐蕃状况
隋末大乱,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之后,李渊起兵。李渊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经过数年苦战,李渊李世民击败众多强敌,攻灭众多割据势力,扩张统一,李渊父子终于在长安(今西安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大唐帝国。李世民登基后,便开始向周边进行扩张,先后击败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西域诸国,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纳入唐朝的统治。
贞观九年(634年),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等将领攻打吐谷浑。李道宗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击败吐谷浑军。李靖的部下萨孤吴仁战于曼都山,斩杀吐谷浑名王。诸位唐朝将领在牛心堆、赤水源击败吐谷浑,俘获吐谷浑伏允的心膂之臣慕容孝隽,缴获杂畜数万。侯君集、李道宗在乌海击败吐谷浑,俘获名王梁屈葱。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浑天柱三部落,收杂畜二十万;李大亮又俘获吐谷浑名王20,杂畜五万,到达且末西境。吐谷浑伏允逃跑,薛万均指挥骑兵追击,击破吐谷浑余党。吐谷浑王伏允的儿子伏顺率全国投降于唐军,伏允自缢而死,吐谷浑归附于唐朝。伏顺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年仅13岁的藏人松赞干布(公元617至650年)挑起吐蕃赞普的重任。他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一支精锐之师,经过3年征战,平定了内乱,完成了对青藏高原诸多小国的兼并,成了一个最受吐蕃臣民拥戴的国王。公元632年,松赞干布率众渡过雅鲁藏布江,把国度山当泽迁到逻些(今拉萨),无论从自然、地理、气候、军事、政治诸方面衡量,都为后人选定了一个发展基业的好地方。
文成公主入藏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者远赴长安与唐朝通聘结好。之后唐太宗遣使到吐蕃回访。据《册府元龟》载,当松赞干布听说突厥与吐谷浑国王向唐王求亲该尚公主时,也不甘落后,乃遣使赴长安请婚,但未得太宗允许。公元638年,松赞干布击败了青海东部吐谷浑,进军到唐朝羁縻少数民族的松州。韩威率轻骑侦查吐蕃军,反为所败。唐朝派出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等将领与吐蕃交战,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退兵谢罪,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唐朝恢复了对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的控制。松赞干布派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其他宝物数百,前来求婚。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将一个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李世民招25岁的松赞干布为驸马爷,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唐、蕃成了翁婿亲家。 唐太宗征高句丽返回,松赞干布献金鹅并派使者上书说:“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 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 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 从此200多年间,两国使臣和商人往来不断,终于在长安与拉萨之间,踏出了一条3000多公里的“黄金路”——唐蕃古道。
文成公主入藏9年,松赞干布去世(享年34岁)。其时,她才25岁,可以回长安,但她依旧生活在吐蕃直至公元680年逝世,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可见她和西藏土地、人民感情之深。文成公主也葬于琼结,和丈夫松赞干布灵归一处。
金城公主
此后的金城公主,功劳也不亚于她的姑祖文成公主,又为西藏生了一代英王。在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吐蕃与唐朝的甥舅关系,为以后的“长庆会盟”奠定了坚实基础。会盟之后的唐蕃古道,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畅通无阻,见证着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两位公主,一条古道,绵延3000公里,传颂1300年。
历史意义
唐蕃古道是横贯我国西部, 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的“黄金路”,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唐蕃古道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通道之一,是藏汉友好的见证,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贸易往来要道,更是一条承载汉藏交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遗留着人们时代创造的灿烂文化。有研究者这样说:“它像一条长虹,将藏汉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是汉藏友好的历史见证,被誉为是民族团结的“千年平安路”。
公元七世纪初,在祖国中原地区,李渊李世民父子创立李唐王朝。几乎与此同时,吐蕃王国在赞普松赞干布的率领下也迅速崛起,统一了西藏地区的许多部落,建立了奴隶主专制政权。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长安,拜见唐太宗。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禄东赞携带黄金及其他珠宝数百件,前往长安求婚,唐太宗将一个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吐蕃与唐朝结为甥舅之邦,揭开了唐蕃历史的新篇章。在此以后的200年中,双方虽然也曾发生过误会、摩擦甚至一时失和的情况,但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却一直是唐蕃双方关系的主流。从吐蕃首次遣使来唐到两个王朝覆灭前夕,有据可查的使者往来就达19多次,可见双方关系的密切和频繁往来的情况。因此可以说这条古道的重大意义绝不仅仅限于道路本身,而在于当时乃至以后的漫长历史岁月里,它起着维系唐蕃甥舅情谊、加深和强化藏汉两大兄弟民族友好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