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台江码头
首页  > 福建  > 福州  > 台江区   »  台江码头景点介绍

台江码头

台江码头
台江码头是台江港内所有客运、货运码头的统称。北宋之前,大庙山以南区域尚是闽江水域。在大庙山南麓,沿岸沙滩(今下杭路)成为当时来往船只的天然道头(简易码头)。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楞岩洲(今中亭街)从闽江水域外拓。随后,瀛洲、苍霞洲、义洲、帮洲亦相继由于大批泥沙冲积连为一片陆地。沿江一带多以滩、坡或石级作为供船只停靠的简易道头,台江港逐渐形成。
中文名
台江码头
类    型
统称
位    于
台江港
组    成
台江港内所有客运、货运码头

历史沿革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督泊邓太监在台江地区河口尾开凿“直渎新港”(直接到达新港),直通闽江。外国贡船可从闽江口直驶新港,台江港区的中心移至水部门河口尾一带,该段时期也成为台江港对外贸易的兴盛时期。同时,台江地区西部、西南部帮洲、义洲沿江一带的道头,如保留至今的攀龙道、尚书道、沙埕道(在今义洲闽江段),成为闽江上、中游货船停泊场所。攀龙道江面上最多时停泊船只千艘以上,促进台江地区西部、西南部一带商业发展。清顺治十三年、十八年(1656年、1661年),朝廷两次下令禁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禁海,台江港在开放之列。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又实行禁海,但仍允许福州与琉球国(今日本冲绳)贡船通航,历时10年解禁。此时,洪塘港口淤积,各处商船多直往台江,使台江地区贸易繁荣。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国轮船开始进出闽江口,台江港成为东南沿海对外交通与贸易口岸,台江地区商业繁荣,上下杭一带多利用“福船”通行于福州与南方各地之间,利用“山东船”航行于山东、上海、温州、宁波之间,进行贸易活动收获颇丰。此外,尚有航行于福州至三都、沙埕、涵江、泉州的民间帆船数百艘,在台江港江面出入。民国时期,台江港区的码头、道头随着港口贸易发展继续增多。民国3年(1914年),福州建设第一条马路时,在其终点处的坞尾,建石砌新码头。民国16—19年(1927—1930年),从鸭姆洲至新桥仔分两期填江辟地,并建6个码头和10个混泥土道头。民国22年,台江地区有第一至第六6个码头、55个道头。民国23年(1934年),闽江航道经疏浚后已可通较大商船,第五、第六码头因前沿水域较深,江面较宽,遂在两码头建造铁浮船和铁引桥,以供外海商轮停泊。民国25年(1936年)在苍霞洲建恒昌埕码头(即今苍霞平水码头),建造木质客、货浮码头各一座,改变该码头仅有石砌驳岸,不便上游船只靠岸的现状。

码头规模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因水上客运需要,解放大桥东侧又新建拥有4个泊位的台江客运码头,并因战备需要在沿江建成5座木质浮码头(1974年后陆续被水泥浮船和钢引桥替换)。1951年,整顿道头,台江港区和内河被纳入管理的码头、道头有太阳道、泗佛道、蛏蛤道、中选道、十三桥道、路通道、第四码头、第六码头等共40个。1960年后,码头建设继续向鳌峰洲发展。1975年,鳌峰洲建块石岸壁50吨级泊位9个。1985年,因拓宽江滨路,台江第五、第六码头辟为江滨公园;台江第四码头作为驳运码头;台江第三码头改建为水上乐园;台江第一、第二码头作为闽江下游客运码头。1991年起,经统一规划,台江港区沿闽江起自洪山桥至解放大桥之间,不再设置大码头。历史上形成的台江第一至第六码头,除一、二码头继续作为闽江下游客运码头外,其他均移作他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陆路交通越发通畅便捷,闽江航道的货运和客运功能则逐渐衰弱,台江码头也告别了以往的兴旺繁荣,渐渐淡出了人们生活,并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2007年,为做大做强滨江旅游市场,全面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的形象和内涵,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整合开发闽江沿岸旅游资源,引进实力强、经验丰富的水上旅游营运企业,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闽江游项目发展的重要决定,并将原台江客运码头更名为台江旅游码头。2008年5月,经投资上千万元全面改造后的台江旅游码头投入使用。新改造的码头融入了多种现代时尚元素,共设有6个泊位,可同时停靠12艘游船,成为了闽江岸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完善台江旅游码头周边的基础配套,台江区委、区政府还以台江旅游码头为中心,在东起闽江大桥,西到青年会广场,南邻闽江,北至台江路的范围内,以元洪城为龙头,以青年会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为依托,通过改造南星澡堂、台江影院等节点,完善解放大桥至闽江大桥之间的岸线景观,将商贾文化、饮食文化和码头文化等台江三大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历史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齐全的福州滨江旅游街区,不仅在台江旅游码头周边凝聚了人气、汇聚了人流,也让沉寂多年的华联、台百历史街区重焕新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