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先墓
赵伯先墓,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南郊竹林寺附近,目前在南郊“文苑”公园内。
- 中文名
- 赵伯先墓
- 地 点
- 江苏省镇江市南郊竹林寺附近
- 建立时间
- 1912年
- 墓 主
- 赵伯先
基本情况
赵伯先墓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15-20年,又在墓道前方半岛形丘地上建树石刻赵声戎装骑马画像石碑亭一座,与坟包、墓道成中轴线,抗日战争前又曾对陵墓进行扩建,因战争爆发中止。1966年陵墓遭到严重破坏。1981年按原样恢复,陵墓范围长330米,宽90米,主体坟包建在圆形台基上,有护墓石,前列石供桌,有凭吊场地、墓道、石牌坊,坊柱上镌有“巨手劈成新世界”、“雄心恢复旧山河”,“绿竹径回环劲节雅似君子德”、“黄花岗缥缈忠魂是有故人游”等联语。坊额篆刻“浩气长存”四个大字,牌坊前有3座小石拱桥。坟包直径9.8米,周径34米,以四层弧形护墓石130多块砌成,上为封土堆,通高2.7米,圆形台基周长75米,墓前重建白石碑,上刻隶书“辛亥烈士赵声伯先之墓”。赵伯先简绍
赵声(1881-1911),字伯先,号百先,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同盟会内部总长兼广州起义总指挥。1911年,南方各省同盟会会员汇集广州,发动辛亥广州起义,赵为起义军总指挥,准备发动十路进攻,并亲率苏皖党人百人,进攻清军广州水师提督署。后因其为广州城内官吏所熟识,不便先入城。27日,副总指挥黄兴率先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他于28日晨赶至广州已无法参战,被迫撤退。由于广州两次起义均遭失败,他忧愤成疾,于1911年5月18日在香港病逝。民国元年(1912年)被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红花岗区 1杨粲墓
-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 2务川自治县龙潭村
- 播州区 3海龙囤军事古堡景区
- 播州区 4云门囤景区
- 汇川区 5娄山关
- 赤水 6赤水风景区
- 仁怀 7美酒河巨幅摩崖石刻
- 仁怀 8公安寨遗址
- 习水 9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 播州区 10乌江渡景区
- 红花岗区 11湘山寺
- 仁怀 12茅台渡口纪念碑
- 仁怀 13国酒文化城
- 汇川区 14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
- 绥阳 15水晶温泉
- 仁怀 16盐津河旅游区
- 仁怀 17赤水河风光
- 仁怀 18石刻龙建筑群
- 仁怀 19鲁班红军烈士陵园
- 仁怀 20长岗毛泽东主席住居
- 仁怀 21怀阳洞溶洞群
- 播州区 22枫香温泉
- 仁怀 23斑鸠岩
- 仁怀 24鲁班红军烈士墓
- 仁怀 25东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