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庄遗址
遗址在县西22公里小艾庄村西1公里处。系一台地,南为小沟,东为古河道,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0米,面积7000平方米。经考察,为一处龙山至商代文化遗址。
1973年4月23日至5月1日,安阳地区文物训练班在省博物馆专家指导下,对遗址进行试验发掘。发掘结果表明,文化遗存分6层,1、2层为商代文化,3、4层为先商文化,5、6层为龙山文化。
龙山层厚0.65米,内有白灰面房基3座,上下叠压9层,上4层为白灰面涂抹,下5层为火烧硬面,从下至上逐层南移。白灰面房基呈圆形,直径约3至4米,灰面较薄,厚约0.5至0.7厘米,光滑平整。房基正中,有一圆形灶面,直径06至0.7米,灶面呈红黑色,光滑坚硬。白灰面四周有残墙和柱洞3个。出土文物极为丰富,陶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纹饰有方格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型有鬲、豆、折腹盆、平底盆、深腹盆、、直筒杯等。石器有石斧、石镰,石铲,均为青色石灰岩磨制而成。制作精细,通体磨光,器身扁宽,刃部作圆弧形,有使用痕迹。骨器有骨簪、骨箭头,另有卜骨、兽骨、蚌片等。
先商层厚1.15米,内有4个圆形灰坑。填土中陶片较多。陶片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型有簋、鼎、瓮、鬲、罐、盆、杯、豆、器盖等。石器有穿孔石镰,石铲、石凿、磨石、刮削器。骨器有骨刀、骨锥,磨制精细。另外,还发现有牛、鹿、猪等动物牙齿和骨骼。
商代层厚0.95米,出土圹穴两座,灰坑1个。出土陶片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灰陶居多,磨光黑陶次之,红陶极少见。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罐、豆、盆、壶、瓮、鼎。石器有石凿、石铲、石刀,还有鹿角、蚌片及牛、猪等动物骨骼。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长白山瀑布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长白山天池
- 长白朝鲜族自治 3灵光塔
- 长白朝鲜族自治 4干沟子古墓群
- 临江 5宝山-六道沟冶钢遗址
- 长白朝鲜族自治 6大戏台河风景区
- 浑江区 7青山湖风景区
- 临江 8金银峡
- 抚松 9长白山仙人洞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0长白山火山群
- 抚松 11温泉度假村
- 靖宇 12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 临江 13鸭绿江漂流
- 江源 14干饭盆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5长白山
- 临江 16贾家营瀑布
- 浑江区 17龙山湖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8朝鲜族民俗村
- 浑江区 19夏日冰洞
- 临江 20伪满皇帝行宫
- 临江 21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靖宇 22白山湖
- 浑江区 23长白山迷宫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4长白石林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5望天鹅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