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九达天衢坊
首页  > 山东  > 德州  > 德城区   »  九达天衢坊景点介绍

九达天衢坊

九达天衢坊
九达天衢坊是德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原坐落在德州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筑。日军侵华1937年10月3日德县沦陷,牌坊在战争中被敌军拆毁。
中文名
九达天衢坊
时    间
1937年10月3日
坐落在
德州旧州城
造    型
美观

概述

九达天衢坊,坐落在德州旧州城聚秀门(俗称大西门)外古驿道上(今米市街),系明代建筑。九达天衢坊4柱3孔,南北向,为木石结构。牌坊上部为木斗拱,挑檐,黄琉璃瓦盖顶。下部为南北向4条青石基础,4根木质圆柱插入基石,两侧各有两根斜柱支撑。基石上雕有石蛤蟆8只,均为伏卧状。中跨横楣上有“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所书。清末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时曾加以重修,“九达天衢”四字为朱启钤(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实业家。北洋政府时代,曾任代理国务总理)所书。牌坊造型美观,雕工精细,彩绘富丽,显示了明代建筑的特点,此坊毁于德州解放前日本侵华期间。

九达天衢

明朝定都北京后,德州成为九省(冀、鲁、豫、苏、皖、浙、湘、鄂、赣)通往北京的漕运通道,故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权臣,和明代弄权的太监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相比,严嵩是个科第出身的大才子。其文才不仅那些宫内宦官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在同时代的文臣中间,也为世人公认。可惜他和严世蕃父子两人是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干起坏事来水平更高。他曾经来德州。看到德州有座牌坊,常想到德州交通位置的优越,便写下了九达天衢这四个字。这几个字是颜体,非常的漂亮。后来,这个牌坊就命名为九达天衢坊。后来,此牌坊被毁。近年德州市政府重修了“九达天衢坊”。不过,这几个字已不复存在,也没有保存。就临摹了颜体字。现在这个牌坊就在德州火车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