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常山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是诸城著名的人文历史景点,苏东坡在多篇作品中涉及到常山,主要有雩泉,黄毛冈等历史景点。常山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遂更名为“常山”。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有泉名雩泉,有亭翼然,乃雩泉亭,有东坡《雩泉记》叙焉。山北有黄毛冈,苏东坡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记焉。诸城自2010年起斥巨资将常山开发为旅游景点。
- 中文名
- 诸城常山
- 外文名
- 无
- 位 于
- 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
- 属 性
- 人文历史景点
常山概况
雩泉亭,坐落于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涧中有一古泉,泉水很旺,“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如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是扶淇河的一条支流。雩泉亭历经沧桑,今已重修,被姑子庵村群众用作水井。井底呈方形,凿痕宛在,即为原雩泉。相关文学作品
1 苏轼《雩泉记》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高大,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仿佛可数。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起居寝食,无往而不见山者。其神食于斯民,固宜也。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乃新其庙。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吁嗟常山,东武之望。匪石岩岩,惟德之常。吁嗟雩泉,维山之滋。维水作聪,我民所噫。我歌《云汉》,于泉之侧。谁其尸之?涌溢赴节。堂堂在位,有号不闻。我愧于中,何以吁神?神尸其昧,我职其著。各率尔职,神不汝弃。酌山之泉,言其蔬。跪以荐神,神其吐之?2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古城区 3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4里务比岛
- 永胜 5营盘村墓群
- 宁蒗彝族自治 6扎美寺
- 古城区 7东巴谷
- 古城区 8观音峡
- 古城区 9东巴圣地玉水寨
- 宁蒗彝族自治 10里格村
- 宁蒗彝族自治 11里格半岛
- 古城区 12木府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3寨神泉
- 古城区 14金龙桥
- 宁蒗彝族自治 15吉意溶洞
- 宁蒗彝族自治 16高原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7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8博凹湾
- 古城区 19宝山石头城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戛姆山
- 宁蒗彝族自治 22日月河、开基桥
- 古城区 23丽江黑龙潭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25黑龙潭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