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摩尼教填寺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故名。为中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也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草庵摩尼教寺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泉州市区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始建时期
- 宋代绍兴年间
历史
元初改为单檐歇山式石构建筑,面阔3间,宽6.7米,进深2间,长3.4米,檐下用单挑华拱。石室背后巨岩耸峙,林阴遮掩。庵前有山涧流水,古桧数株,更添几分清净雅致。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后又重建,焕然一新,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数十米处有摩尼教咒语崖刻一方,“劝念: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无上至真,摩尼光佛。正统乙丑年九月。”
石雕佛像
正厅内依崖凿一圆形佛盒,直径1.9米,圈内浮雕一尊摩尼光佛坐像,佛身高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容圆润,眉毛隆起,颚下二条长须,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详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脸、身、手三部分巧妙地利用岩石不同的自然色调构设,风格迥异,背雕毫光四射纹饰,世称“摩尼光佛”。这是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女比)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女比)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传说
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影响
草庵摩尼教寺引起了世界学术界、宗教界的巨大兴趣。1987年8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召开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草庵摩尼佛造像作为讨论会的纪念性吉祥物。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参观后,认为是这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