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濯水古镇
首页  > 重庆  > 黔江   »  濯水古镇景点介绍

濯水古镇

濯水古镇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东南角濯水镇境内,地处乌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穿境而过,距舟白机场26公里,交通便利,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历史区文化名镇。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重庆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相互交织。
中文名称
濯水土家风情古镇
外文名称
Wash water town
地理位置
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东南角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占地230亩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级别
AAAA级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八贤堂
龚家抱厅
龚家抱厅
汪本善旧居
汪家作坊展开
著名景点
八贤堂
龚家抱厅
龚家抱厅
汪本善旧居
汪家作坊
烟家钱庄
濯河坝讲堂收起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重庆市黔江区
适宜游玩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长
3-4小时

发展历史

濯水初称“白鹤坝”,元明之际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来便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该地便已成为川东南驿道、商道、盐道的必经之路。民国二十四年,人称濯水为“濯河坝”。此时,此地已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商贸的日益发达,迅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创造了最为繁荣昌盛的历史,甚至已居于同时期的黔江县城之上,与酉阳龙潭古镇、龚滩古镇合称“酉阳三大名镇”。“茂生园”、“宜宾栈”、“光顺号”、“同顺治”等商号与多个染房、酿房、刺绣坊等手工业作坊的存在,吸引了上海、宁波、厦门、广州、南京、武汉等地的客商。山外的风琴、口琴、自鸣钟、汽灯、手摇留声机等洋货被他们带到了濯水,转而将濯水的蚕丝、桐油、茶、漆等产品远销山外。清末,甚至还有日本人来此经商,把“光顺号”的生漆和“同顺治”的药材远销日本,演绎了中日民间贸易的传奇。1956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古镇的商贸逐渐萎缩。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距黔江城区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从这里交汇穿过,交通极为便利。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流淌过濯水古镇的阿蓬江发源于湖北利川,是我国仅此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内陆河,自古与乌江、酉水一起成为沟通三峡地区和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古镇文化积淀丰厚,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存相互交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与西兰卡普、雕刻等民间工艺交相辉映,形成了濯水独特的地方文化。“游古镇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听蓬江水音”,濯水古镇蕴涵着历史的灿烂文化,随着古镇的改造,一个在4000多年的漫漫长河中积淀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古镇已焕发昔日的风采,重新迎来一个辉煌的时代。2014年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地理位置

濯水古镇位于黔江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塘岩河”(阿蓬江)畔,主要居民为土家族和苗族。濯水古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公路都从这里交汇穿过,交通极为便利。濯水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的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流淌过濯水古镇的阿蓬江自古与乌江、酉水一起成为沟通三峡地区和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巴文化、大西文化由此交流传播。濯水古镇见证了巴人的进退兴衰,目睹了秦人的金戈铁马。作为重庆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除了拥有较多历史遗址以及相关的历史典故,同时也在四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特别是平原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融合、传承、创新的亲情。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存相互交织。濯水古镇是浦花河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浦花河景区的门户,并与高100余米的天生三桥、长2000余米的地下暗河、大漏斗群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共同构成集地质奇观、农业生态、古镇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濯水古镇

特色建筑

古镇老街濯水古镇老街由青石板铺就,长约1000米,宽2 - 3.5米不等,街道两旁的商号、民居、会馆、学堂均为木质结构,有的是吊脚楼,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撮箕口,错落有致,别有风韵。民居之间有画有精美壁画的封火墙,窗花是精美的木雕,磉墩上有精艺的石刻,走在街上,犹如置身于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濯水古镇建筑实现了土家族吊脚楼与徽派建筑的完好结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古朴而饱含哲理。古镇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戏台。檐上的人物雕刻惟妙惟肖,由于经济欠发达,这些在重庆各地已经难得一见的雕花保存了下来。土家吊脚楼群现存最为完整的建筑是古镇靠河沿建的民居,也就是古镇下街庞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这些吊脚楼建在阿蓬江的河堤上,四五米高的河堤是用条石砌建的,经过了200多年的河水冲打,那些条石河堤没有一点倾斜。古镇道德碑濯水古镇街道中段立着一块1米多高,宽约50公分的石碑。石碑立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距今已有121年的历史。石碑阴刻着“天理良心”4个大字。据介绍,此石碑是武陵山地区极为少见的“道德碑”。以警示古镇商贾,经商、为人、处世之道在于“天理良心”。古镇风雨桥黔江濯水古镇风雨桥横跨于阿蓬江上,长303米、宽5米,据说是亚洲最长的廊桥,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濯水古镇风雨桥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2013年11月27日晚,有亚洲第一之称的重庆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被烧毁。消防部门正在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风雨廊桥于2014年5月开始重建,于2015年2月重新对外开放。重建后的风雨廊桥依旧魅力无限。

民俗活动

濯水古镇后河戏濯水镇后河戏19世纪中叶诞生于武陵山区的酉阳州白三乡(民国时名濯水镇,解放后划为黔江区管辖)。后河戏就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诞生、流传的。濯水镇后河戏可算是半台锣鼓半台戏。锣鼓分轻重缓慢,悲欢钢柔,戏着重唱念做打,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统一,虽分南、北、上三路唱腔,但仍属皮黄戏一类。有一套完整戏剧表演程式。舞台表演空间巨大,时间跨度不限。独特的唱腔和锣鼓及京胡曲牌之多,是一般地方剧种所不具备的。唱腔分为南路、北路、上路三大类。南路含“倒板”、“一字”、“二流”、“扣扣”、“尖子”、“哀子”、“垛垛板”等曲牌,多用于苦皮戏和悲壮戏。北路含“倒板”、“一字”、“二流”(分快慢)、“三板”、“肖眼”等曲牌。上路含“倒板”、“一字”、“二流”、“四平调”、“南北杂”等曲牌。三大类唱腔感情十分丰富,有的高昂铿锵,有的婉转悠扬,有的行如流水,有的悲壮凄凉,有的戏耍幽默,有的流俗弄脏,有的如诉如泣,有的义正严章。濯水后河戏的锣鼓曲牌有134种,分闹台锣鼓和演出锣鼓两大类。闹台锣鼓从“四门进”、“大出场”开始,到“启霸”、“溜马”结合,中间含“风乐大”、“扑灯蛾”、“扣扣”、“园园”、“飘飘”等。演出锣鼓是根据剧情的动作和唱腔而定,什么曲牌打什么鼓,由引子锣鼓到放腔锣鼓,应用自如。京胡、二胡伴奏是根据锣鼓牌子而定,打什么牌子,就拉什么曲子。道白以地方方言为主。后河戏的服装、道具与京剧及其他剧种基本相似。伴凑分打击乐和弦拨乐。打击乐器有大鼓、二鼓、边鼓、尺子、碰铃、锣、大锣、小锣、马锣、大钹、小钹、叉子。弦拨乐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对联对联也是濯水古镇上的一大特色,它们在各大院子多有散布。在修复期间,黔江区就在全国共征集了556幅对联,第一批用了20多幅,用于装点古镇的老建筑。首批对联的刻写在9月底就已全部完成,剩余的500余副对联也将逐步走进百姓家。其他民俗活动在新开放的古镇上,游客不仅能看江、听戏、品楼,今后还能坐在用土家工艺精心编制而成的楠竹船上,欣赏到船工们的对歌声。整个古镇江面上共为游客准备了画舫游船8艘、休闲竹筏4只、一般竹筏12只、橡皮艇18个,可同时容纳360人在江面上游玩。

节庆活动

濯水的土家摸秋节是古镇的节日民俗之一。摸秋节其实就是中秋节,只是在这一天,古镇上的土家族人们并不是家家户户吃月饼,而是家家户户吃糍粑、送糍粑,进行糍粑盛宴;除此之外,古镇上的土家族人会在这一天进行土家摸秋活动,即:在古镇上寻找成熟丰收的瓜果,尤其以南瓜居多。找到瓜果的人可以把自己收获的瓜果送给自己喜爱的人,寓意日后丰收甜甜蜜蜜的爱情;也可以偷偷送到古镇上尚未生子家里的床铺上,寓意人家早日丰收一个大胖小子。濯水土家摸秋节是一个团圆、充满祝福的美好日子,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如今仍保留这一文化习俗。

特色小吃

金包银饭:将大米煮半熟,拌以苞谷粉,用木甑蒸熟,做成苞谷粉夹米饭;俗称“金包银”。其色鲜亮,黄里透白;其味可口,松软清香。过去是农人改善生活的上品,现时为补食粗粮的佳肴。懒豆腐:将大豆浸泡、磨细,带渣煮熟,再放入切碎的南瓜叶或其他菜叶,制成懒豆腐,又叫“合渣”。是土家族的家常菜,常年食用。过去,土家族人基本生活以“(苞谷)面饭懒豆腐,草鞋家机布”为标准。烟熏腊肉:冬至“入九”后,是乡间农家宰猪熏肉的季节。按部位将猪肉分割成二十多块,用盐腌制一至两日,再烟熏一月左右,便制成烟熏腊肉。大格蒸肉:杀年猪时,将鲜猪肉、老南瓜、罗卜等拌以玉米面,用大蒸笼蒸熟后,抬上餐桌,招待乡邻,谓之“抬格子”。今有宾馆效仿,称之为“土家第一大菜”。大锅烩菜:将所有的菜都倒在锅里煮好,撒上辣椒,花椒,葱花,姜末等佐料,然后家人各盛上碗,围着火炕吃饭。油茶汤:配料食油、茶叶、粉丝、蛋片等。用油把茶叶炸黄后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浆时再加水稀释,烧开,投入食盐,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鸡蛋茶:用油炸花生米,核桃仁、黄豆、米泡、包谷泡等,打上三四个鸡蛋,放入煮开的油茶内,味道鲜美,具山村风味。团撒:先将糯米蒸熟后,置于一圆形的模具内,摊开晒干,便成为熟糯米团饼,再将其油炸,香脆可口,可贮藏在坛内,以备自家吃或待客,或作馈赠品。大粑粑:逢年过节,土家人户户打粑粑。在做好的糯米粑粑上,用上好木头雕成的模子,印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成为“印印儿粑粑”。魔芋豆腐:旧时,农家多用土法加工蘑芋。将鲜蘑芋洗净,放在粗糙的石板上用力磨擦,磨成浆糊状;加上石灰水,让其适当凝结成形;再用石灰水煮熟,最后用清水浸泡,即可切成细条,炒成菜肴。豆酱粑:将豆腐渣烟熏发酵,拌以苞谷面,晒干,制成豆酱粑。香浓可口,久存不变。用以煮菜,可少放油或不放油,味道极佳,最能下饭。炕洋芋:洋芋又称土豆,曾是山里人的主粮之一,可做成多种食品。炕洋芋是一道颇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烧嫩包谷:嫩包谷用木炭火烤熟,香甜可口,外脆内软。往时,因怕影响粮食产量,多限于儿童食用;现今,小镇街头比比皆是,现烤现卖,一元一个。烤红苕:小镇多见用铁皮箱烤苕,或从大城市中传来。豆瓣酱:清江沿岸的豆瓣酱,是经自然发酵、高温晒制而成。尤以资丘一带晒制的豆瓣酱味道最美。五香豆豉:五香豆豉须春末夏初酿制。发酵时用黄荆柯叶子铺垫和覆盖;发酵后裹辣椒粉,配花椒、葫椒、桂皮、桔皮、茴香、藿香、生姜、大蒜,晒干。久存其味不变,其香不衰。咂酒:酒用糯米,包谷或高粱加曲酿成,用坛藏好;一般至少储存七八个月或一年,数年不等,饮酒时将酝取出,冲上凉水,插上一支竹管,轮流吸喝,边吸边冲水,味甜又香。石柱,成丰等地仍盛行咂酒,其他地方的多数人,已用土碗盛包谷或大米酿成浓度较高的烧酒。因为烧酒倒在碗里,冲起的泡沫经久不散,土家就把这种酒取名“堆花酒”。鮓广椒:鄂西山民称辣椒为广椒。将红辣椒切碎,拌以玉米面,用扑水罈腌制数日乃至数月,做成鮓广椒。其色红黄相间,其味辣里透酸,奉为四季菜肴。葛粉:清江两岸遍山生葛,其根富含淀粉,可食用且有药用价值。旧时,取葛根用木棒头将其砸碎,再浸泡、过滤、沉淀、晒干,称之为“打葛”。葛粉被视为上等代食品。后有用机械批量生产。葛粉被誉为保健食品,经过精细包装多用作礼品和旅游纪念品。罐罐茶:用于烧水的青铜吊壶,称为“炊壶”,为长阳西部农家必备之物。客至,边烧开水,边用瓦罐炕茶叶。茶冲泡出汁后,均匀分酌各杯,掺水后亦然,以两至三道为宜。先敬来客,再与家人,长者优先。

主要景点

八贤堂

余家大院——八贤堂是濯水古镇的一个重要古建筑参观点,原为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进士宅第。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规模之大竟仅次于光顺号,为古镇第二大古民居。三进合院砖木结构民居建筑(最后一进和天井已经损毁)。左右两侧有封火山墙,墙体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墙角、天井用青石裁割成石条筑就。墙上有兽头装饰,避邪镇煞,显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义,这是一处典型风水建筑。夹泥墙是八贤堂的一大造型特色。院内为穿斗架全木结构,梁架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灰、白、木色为主要主要色彩。建筑具有地方传统窗户的比例、尺度及材料,并较好的体现了渝东南民居建筑的风貌特色。这座大院第一进为9柱,第二进祠堂为11柱,第三进为7柱,均为横向5列4间。共有五个天井,这是古镇上天井最多的一个大院。沿大院中轴为三个天井,靠南面封火墙有两个挂壁天井,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挂在墙上的意思。整座宅第共有90根立柱、68座雕花柱磴、183朵雕花窗、33扇门。各进正门均为6扇3开,大院前后设有侧门。大院地下设有水道,水道使五个天井地下水相通,然后从地下暗沟排入河边。大院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两端雕出圆形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第一进的最中间一根栋梁上都画着太极图。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梁托、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余家是一个书香之家。饱读诗书的余共安中了进士后,皇帝赐有顶戴花翎,夫人赐凤冠霞批,现存赐扁一块。余家保持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祖上训戒子孙要世代学文从医。于是他们在八贤堂的临街前堂开诊所、药房。临街共设柜台3个,大院门厅内两边各设柜台1个。现因多户居民分住大院,大院门厅内两边柜台已经改装。

龚家抱厅

龚家抱厅是镇上最具建筑空间特色的古民居之一,位于老街“三倒拐”处,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天井合院建筑,坡屋顶,全木结构四层。结构上穿枋有少数做成弧形的“猫拱背”式样。建筑依山势而建,临街为一层,还有平层之下两层沿江面采用吊脚接地。平面布局灵活端正,为利于通风,院落和天井开敞的过厅、穿堂等加以联系,内部家居环境十分通透,最具特色之处在于,有一层在过厅上端撑其歇山式屋顶形成的“抱厅”。吊脚楼是土家人赖以生存的栖居之所,是土家文化最典型的标志之一。对于世居在古镇上的人来说,他们并不太留心这些木房子。除了当初建造这些房子时可能会与工匠师傅仔细地研究琢磨一下房子的朝向开间,除了立屋上梁时红红火火披红挂绿热闹一番,或许他们就不去想这房子会有什么诗意,更不会沉浸在所谓的文化氛围里品位这木楼的翼角围栏。然而当今的龚家抱厅,却成为土家族吊脚楼中稀有的宠儿,陪受观注。吊脚楼自有其建筑的章法。一般来说,它是以一明两暗三开间作为“正屋”,正屋两边再配以“厢房”的居多。临河建造的龚家抱厅,正屋是临街的,为11柱4列3间。正门为6扇3开,左右各有柜台一个。临河的吊楼实际上在正屋的背面;而到了河流这边,却又成了正面。它是水上漂泊者的精神寓所。临河一面有两层设有干栏式阳台。支撑阳台的10根特别高大的柱子错落着排列。这种一进一抱厅式的干栏建筑,在我国民居中恐怕也非常少见。龚家抱厅,房间并不多,但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空间布局更是独树一帜。非常具有研究和欣赏价值。龚氏家族曾经本是镇上拥有枪支的大家族,他们贩卖鸦片,走私军火,在镇上有着甚高的影响力,并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古镇“半边街”一段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属于龚氏家族。然而住在抱厅里的龚禹夫一家,他们却与其它龚姓家庭不同,他们造福古镇百姓,每年至少用三个月时间给过往穷人煮稀饭吃。清朝年间还得到了一块皇帝赐的牌匾“乐善好施”。可以看出,龚家抱厅里主人的仁慈、善意之心。龚明理的子孙,也为百姓做了不少贡献。龚明理的儿子龚禹夫,字伦木,以行医为主。他的三儿子龚沛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批学生,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制激光雷达高频高压电源等设备,被评为科学院重要成果;研制火箭雹云探究仪,龚沛光负责研制整套遥测系统,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1980年从事珠峰科考气象遥测仪研制,大气物理研究所授予当年成果奖;北京325米气象塔微机系统研制,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二等成果奖。龚沛曾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双头保健牙刷仍得到广泛应用。

光顺号

光顺号是明清时期濯水“十大号口”之一,建筑面积880平方米,为濯水古镇第一大古建筑。光顺号是濯水古镇七大院中采用两开大门的大院;也是镇上使用三方青砖青瓦墙的大院,临街一面为全木构架,两边封火墙和院后为砖砌;其大门还是镇上卷斗门。这座大院原本是安徽詹姓商人在镇上的一家客栈。那家徽商,在镇上收桐子榨油制墨。徽商有两个貌美的女儿,在镇上闻名遐迩,几乎成了镇上一个美丽的传说。后来詹姓商人与镇上汪家合作开办钱庄和其它企业,就把这座院子卖给了一个叫俞光顺的当地神医,大院于是才改名叫光顺号。俞光顺是一个瞎子,他通过把脉诊病,医术用由青砖墙体分隔,一门相连,门框为石条打制。第二、三进之间没有高明,被人们称为“俞神仙”。全院三进两天井合院建筑,坡屋顶,三层木结构。各进之间没大门,而留着一片室内平地。独特的其建筑格局在院内形成一条很长的通道,而且采光很好。大院第一进为9柱4列,第二进为7柱4列。左右两厢三楼都有一个冲天阁楼。内院二、三层共设有七段栏杆阳台,具有典型的会馆式商号特征,而非纯粹的民居式建筑。光顺号这一徽派建筑还泛采用木雕、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上那些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内容也十分广泛,手法多样。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质朴高雅。

汪本善旧居

这是古镇上仅存的一栋有封火山墙的临江五层吊脚楼。也是独一栋站在街面上,透过这栋楼的大门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江景的建筑。也是镇上当前高的吊脚楼,故被称为“濯水第一楼”。这就是我国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先生的旧居。这里原来也是汪家的一处重要产业,位于汪家榨油作坊的对街靠河岸处,建筑依河岸坡地而起,高达五层,建造其极考究。建筑面积760平方米,除山墙外,其全为木结构穿斗构架,装饰与建筑细部均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建筑品质较高,有地方传统窗户的比例、尺度及材料,建筑依山而建,室内结合地形,中庭竖向产生了丰富空间变化,灵活解决交通与采光,檐廊空间与庭院天井之间以通敞的过道、穿廊直接相连形成宅院的四通八达到交通系统,体现了山地民居建筑的风貌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运用上,也显得富丽堂皇。这栋两进合院吊脚楼临街一进为7柱4列3间,临江二进为11柱4列3间偏挑两层栏干式吊脚阳台。进入这座吊脚楼内部,可见天井处于平街之下的一层,平街层四面为内栏干相围,沿院内平街层有16级台阶三跑下天井底部,然后有石级下另外一层,这一层也有9间房。从这里再下就可以并直通江边。从江边仰观这栋吊脚楼,绿树掩隐之中,高耸的楼宇显得非常壮观。

汪家作坊

汪家经营多种加工业,仅榨油作坊就有三个,该建筑是榨油作坊保留的其中一个。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四进三天井合院建筑,坡屋顶,砖木结构,仍可以看出“前店后坊”的形式,大型榨油工具也在原位置附近保存较好。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原大院主人汪世富,号子文,是当时镇上最大的地主,镇上的人们用“汪家的银子”,来形容当时汪家的富有。汪家拥有的房产,占了当时整条街的建筑的三分之一。民国时期,这个家庭在镇上拥有两台木炭汽车,他们除了三家榨房,还有酿酒、烟墨等产业,另外还经营票号、钱庄、运输等业务。作坊大院的格局大气中透着保守,蕴含着浓重的明清封建习俗。大院南边与钱庄共用山墙。第一进为9柱4列3间,第二进为10柱4列3间,第三进为9柱4列3间,作为作坊的第四进为9柱4列3间。这座院子的大门特别的多,天井特别大,而且各道大门和三个天井都安排在一条中轴线上。站在门口往里面望去,真有种庭院深深的感觉。从建设的空间布置上看,作坊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前店与街平,而后坊和居住的两进却高出了几十公分。院内雕梁画栋、飞檐翅脊,并且全是纯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全用卯榫嵌合,加上丰富多变的空间布局和别具匠心的设计施工,充分体现了古韵建筑极高的艺术价值,分别展现了前店后坊的集镇建筑特色。

烟房钱庄

烟房钱庄是濯水古镇早期的一家经营规模较大的信用机构,由汪氏家族与徽商詹氏家族共同开办,主要投资方为濯河坝烟房老板,徽墨制造商詹信安。钱庄坐落在整个古镇的中心位置,是古镇的一块风水宝地。钱庄除办理存款,贷款业务外,还发行钱票,凭票兑换银元、货币,老佰姓称其为“钱店”。由濯河坝烟房钱庄发行的钱票,多采用十孝图为主图,有上十外背书,雕版印刷。钱票编入多部大学货币学教材,是我为早期钱票的典型代表。民国年间,银行逐渐兴起,替代了钱庄,烟房钱庄从此停业。烟房钱原为汪姓宅院,建筑面积570余平方米,其全为木结构穿斗梁架,木色为主要色彩。大院南北两面有封火山墙,北面与汪家作坊共墙。檐廊空间与庭院天井之间多以通敞的过道、穿廊直接相连形成宅院的交通系统,体现了合院民居建筑的风貌特色。烟房钱庄为三进两厢三天井布局,第一进为9住7列6间,第二进为9住7列5间1通道,三个天井呈倒“品”字型排列。三个天井中两个相通,另一个则比较隐秘。在第一进与第二进的天井略大,而第二进与第三进的天井略小些,均为横向;另在一厢设有纵向小天井。在钱庄建筑中,天井很有讲究。首先是遵循了宁小不大的风格,过大,在风水中叫泄气,所以,木工师傅采取保守的做法。尺寸上严格按照鲁班经上的尺寸。天井的排水方向也很有讲究,钱庄按照《三神放水式》的规定所做。除了采光、通气,也是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之所。“四水归堂”,“财不外流”。由三天井形成了三小院,将整个钱庄分成了前店、起居、银库三个功能区。钱庄为纯木结构,没用一钉一铆,全用卯榫嵌合,飞檐翅脊,雕镂精艺,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加上丰富多变的空间布局和别具匠心的设计施工,保守中透着从容浪漫的贵族气质,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第二进后面的两个天井之间有一冲天小阁楼,小阁楼上下两层,从底层内梯上楼,顶层四周有栏干阳台。这是镇上开间最多的大院,临街开有8扇4开大门,二、三进之间只设有过道,而未设置大门。在第二个天井的太平缸十分独特,为整石打制,而非五面合成,缸体为椭圆柱型。其功用主要是用于消防。从建筑单体来看,铁庄有着独特的个性魅力,其感染观者的影响力至深;从时代背景来看,又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濯水商埠住宅建筑商住一体的典范,又体现了徽文化对濯水建筑的渗入

濯河坝讲堂

濯河坝讲堂原为樊家宅第和古镇第一所义学讲堂。建筑面积386平方米,三进合院建筑,坡屋顶,砖木结构,纵深布局,宅院空间具有较为严谨的空间序列,造型独特,各进呈梯级移位,以大门、二门、过厅、堂屋直至后院,递次变化,呈现出由宽敞到紧凑的规律和特色。于正院前有跨越老街而建的凉厅,凉厅与正院连建,有8根落地柱支撑。大院座东朝西,南北两边有封火砖墙。第一进为7柱4列3间,第二进为9柱4列3间,第三进为7柱4列3间。院内错落着大小天井两个,没有后花园。作为义学讲堂,这栋建筑临街一面为全开放式门厅,不设大门,这也是镇上没有大门和售货柜台的大院。门楣木雕极其精致。院内门厅与大天井之间,后花园与小天井之间,各设有6扇3开大门一道。两个天井之间则没有门,只是一片适合学子活动的空地。凉厅外还有一片开阔地,这在拥挤的集镇上可是很难得的这么大一片活动场地了。光绪三十年(1904年),濯水樊家就在此开设义学。这可比黔江区主城最久远的三台书院还早3年,从中可看出濯水古镇重视文化的传统,也曾有进士和举人出自这座宅第。自民国时期,濯水就一直有较多学子外出求学,这也正是这种传统的影响。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濯水古镇商儒并重的世风。1914年,时任酉阳直隶州教育会长的刘泽膏,回到濯水和龚体之在濯水镇协同创办酉阳第三高等小学堂,推行新学。濯河坝樊家义学讲堂便逐渐停了下来。凉厅从此成为小商小贩们赶集聚集之地。也极大的方便了镇上的人们休息、避雨。闲适的老人,总喜欢三三两两的聚在这里喝茶、聊天。凉厅也是传统的穿逗木构架形式。人们在凉厅内喝茶、看戏、集会、贸易,风雨无阻。民国时期,这里一茺变成了布匹的集中市场。樊家也趁着商业氛围卖点烟、酒、菜油之类的小东西,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风格独特的“凉厅街”这一古建筑形式早已驰名中外,引起建筑学界极大兴趣。日前在全国的古集镇中,除四川犍为和濯水古镇的凉厅街之外,尚无发现。而濯水古镇的凉厅街更是体现了徽派古民居与土家族民居建筑的完好结合。

旅游信息

外部交通

重庆北火车站(火车)——黔江区正阳火车站(公交车)——黔江汽车南站(汽车)——黔江区濯水镇(步行)——濯水古镇景区

内部交通

黔江城区内现有公共汽车、出租车及人力三轮车等三种交通工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