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滨河
临沂位于滨河景区沂河、祊河城区段,北起汶泗路汤头桥和北外环,南至刘家道口水利枢纽。
临沂滨河景区的建立拉开了城市建设的框架,形成了“以河为轴、两岸开发、一河五片、北上东进、南优西连”的布局,为把临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2005年,市委市政府为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成立了滨河景区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景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开发。
临沂滨河景区是动植物生长的王国。景区内有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数百种。其中,林果类木本植物有53种,水生植物146种。滨河湿地动物资源丰富,鸟类有120余种,爬行动物13种,鱼类21种,其中大多是沂河的特产。
临沂滨河景区交通便利,是连接省、市、县区著名景点的枢纽。沂河、祊河水、路、滩、堤、坝、桥相互连接,贯穿各个景点,沟通临沂城区。景区环境整洁卫生、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热情周到,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中文名
- 临沂滨河
- 功 能
- 防洪、交通
- 位 于
- 沂河、祊河城区段
- 评 为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简介
滨河景区集“水、岸、滩、堤、路、景”于一体,是具有防洪、交通、景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多功能的生态景区、文化景区、旅游景区,是国家水利部命名的首批水利风景区,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滨河景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临沂滨河景区的建立拉开了城市建设的框架,形成了“以河为轴、两岸开发、一河五片、北上东进、南优西连”的布局,为把临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2005年,市委市政府为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成立了滨河景区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景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开发。
规划
临沂滨河景区规划建设有小埠东、桃园、角沂、柳杭4座拦河橡胶坝和全国设计流量最大的平原水闸—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其中沂河小埠东橡胶坝全长1247.4米,是世界最长的橡胶坝,被载入世界基尼斯纪录。2008年,刘家道口水利枢纽建成后,在城区段将形成回水长度46公里、平均水深3米、面积36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米的内陆湖。景区规划建设有沂蒙广场、凤凰广场、迎宾广场等9大主题广场,有沂蒙路祊河桥、解放路沂河桥等15座景观桥,有缤纷世界、奇石园、柿子园、石榴园等18个生态园区,拥有18平方公里的绿地。全省最大的音乐喷泉—沂河音乐喷泉、迎宾门和沂蒙精神雕塑等成为滨河景观中的精品。临沂滨河景区是动植物生长的王国。景区内有乔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数百种。其中,林果类木本植物有53种,水生植物146种。滨河湿地动物资源丰富,鸟类有120余种,爬行动物13种,鱼类21种,其中大多是沂河的特产。
生态作用
临沂滨河景区优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36平方公里的水体自净,可降低环境污染负荷10%—15%,提高地下水水位1.59米,调节温度1—2摄氏度,相对湿度10%—15%,每天可制造氧气2400吨,吸收二氧化碳3400吨、二氧化硫近300吨,被誉为“城市氧吧”。临沂滨河景区交通便利,是连接省、市、县区著名景点的枢纽。沂河、祊河水、路、滩、堤、坝、桥相互连接,贯穿各个景点,沟通临沂城区。景区环境整洁卫生、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热情周到,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经济作用
临沂滨河景区为临沂市对外开放、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已成为广大投资创业者的乐园,成为沂河经济带的中心,辐射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滨水生态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 兰陵 1荀子墓
- 平邑 2南武城故城遗址
- 沂南 3北寨墓群
- 临沭 4北沟头遗址
- 沂南 5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 河东区 6青峰岭遗址
- 罗庄区 7临沂盛能游乐园
- 罗庄区 8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沂南 9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 临沂 10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 临沂 11王羲之故居
- 莒南 12天马岛
- 蒙阴 13蒙阴云蒙景区
- 莒南 14天佛旅游区
- 沂南 15蒙山彩蒙景区
- 蒙阴 16云蒙湖
- 临沂 17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 沂水 18沂水地下萤光湖
- 沂水 19临沂沂水天然地下画廊
- 莒南 20马鬐山景区
- 平邑 21天宇自然博物馆
- 费县 22费县石林
- 沂南 23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
- 沂南 24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
- 平邑 25九间棚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