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
正名: 乌梢蛇
英文名: Wushaoshe
拉丁名: Zaocys
别称: 乌蛇、黑花蛇、剑脊乌梢、青蛇、乌峰蛇、黑乌梢、黑梢蛇、剑脊蛇、三棱子
什么是乌梢蛇?
乌梢蛇是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全体。
乌梢蛇药性平和,味甘。归肝经。
乌梢蛇的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蛋白质、酶、脂肪、无机元素等。其中,氨基酸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与作用
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乌梢蛇具有镇痛、抗炎、抗惊厥、抗蛇毒、调节免疫等作用。
乌梢蛇可以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半身不遂、中风口眼㖞斜、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破伤风、疥癣、麻风、瘰疬、恶疮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乌梢蛇过敏者,禁止使用。
虫类药过敏者,请谨慎使用。
血虚生风者,请谨慎服用。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乌梢蛇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乌梢蛇?
乌梢蛇可以煎汁内服,也可研末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6~12克;研末服用时,每次常规剂量为1.5~3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乌梢蛇研末,调制后敷于患处。
乌梢蛇可以泡酒使用。
五龙酒(内服):和蝮蛇、眼镜蛇、蕲蛇、赤链蛇配伍泡酒,有祛风攻毒、通络止痛、强壮身体的作用,多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
四乌一子酒(内服):和制川乌、制草乌、乌梅、草子配伍泡酒,有温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乌梢蛇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乌梢蛇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传统医学多认为乌梢蛇无毒。
动物研究表明,乌梢蛇水煎液有一定的毒性,中毒后可出现僵直、活动减少、呼吸抑制、发绀,甚至死亡。
服用乌梢蛇后,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
胃部不适
恶心
呕吐
停药后,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请及时就医治疗。
服用乌梢蛇可能会引起身热、身痒等过敏反应,一般停药数日后症状可消失,如果症状没有消失,请及时就医治疗。
我该如何选购乌梢蛇?
乌梢蛇主要产自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安徽等地。
乌梢蛇和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征:
乌梢蛇:为黑褐色或绿黑色的圆盘状,表面覆盖有密集的菱形鳞片,背部鳞片的行数为双数,且背部中央有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蛇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睛大,并向下凹陷,有光泽。上唇有8枚鳞片,第4、5枚入框,有1枚颊鳞,眼前下方有1枚比较小的鳞片,眼后有2枚鳞片。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处的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比较厚,为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逐渐变细,比较长,尾下鳞片的行数也为双数。剥过皮的乌梢蛇仅留有头尾的皮鳞,中段比较光滑。乌梢蛇有腥味,味道淡。品质好的乌梢蛇身体干燥,皮为黑褐色,肉为黄白色,脊背有棱,质地坚实。
乌梢蛇肉:外形和乌梢蛇基本相同,肉为黄色,没有皮骨,有些许酒香味。
酒乌梢蛇:为棕褐色或黑色的段状,有些许酒香味,质地坚实。
存放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虫蛀、防霉变。
温馨提示
请从正规药店及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
含乌梢蛇的中成药有哪些?
乌蛇止痒丸:有养血祛风、燥湿止痒的功效,能治疗风湿热邪蕴于肌肤导致的瘾疹、风疹瘙痒,可以缓解皮肤风团色红、瘙痒难忍、时隐时现,或者皮肤瘙痒不止、无原发皮疹、皮肤干燥;也可治疗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
活络止风丸(养血祛风丸):有养血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能治疗手足麻木、肩背疼痛、筋骨无力、行步艰难。
天麻追风膏:有追风祛湿、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湿麻木。
麝香风湿胶囊: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络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风寒湿闭阻引起的痹病,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拘挛、局部恶风寒。
散寒活络丸: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治疗风寒湿邪导致的腰腿疼痛、肩背疼痛、手足麻木、行步困难等。
乌梢蛇和蕲蛇功效一样吗?
乌梢蛇是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全体,蕲蛇是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全体。两者的功效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乌梢蛇和蕲蛇都有透骨搜风、息风止痉、祛风通络的作用,都可用于治疗风湿顽痹、筋脉拘挛、肌肤麻木不仁,或者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或者破伤风引起的项背强直、抽搐痉挛、角弓反张,或者小儿急慢惊风,或者皮肤顽癣、湿疹、麻风等。
乌梢蛇祛风定惊的功效比较差,更擅长祛肌肉、皮肤之风,但乌梢蛇治疗风痹、疥癣的作用比较强;蕲蛇的祛风定惊作用比较强,常用于治疗风湿顽痹。
用药误区
误区:乌梢蛇有毒,不能内服,只能外用
虽然动物研究表明,乌梢蛇水煎液和醇提取液腹腔注射可能会导致动物中毒,但传统医学多认为乌梢蛇无毒,且目前也未发现有按规定剂量服用乌梢蛇导致中毒的报道,仅有小部分资料显示乌梢蛇有小毒。此外,乌梢蛇不仅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且多以内服为主。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1)
- 阿司匹林(741)
- 枸杞子(685)
- 菊花(647)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3)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6)
- 百合(431)
- 三七(406)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7)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2)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3)
- 五灵脂(273)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9)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环硫雄醇(254)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己烯雌酚(251)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