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正名: 三七
英文名: sanqi
别称: 山漆、金不换、血参、参三七、参三七、田三七、四漆、田七
什么是三七?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干燥的根和根茎。
三七味甘,微苦,属于温药。归肝、胃经。
三七的主要成分有皂苷类、挥发油、黄酮类等,其中三七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三七药材和饮片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不能少于5.0%。
功效与作用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显示,三七还具有抗凝血、抗衰老、保护肾脏、抗疲劳、改善学习功能、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三七可用来治疗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倒肿痛等。
目前,三七还可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糖尿病足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你有三七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三七。
如果你在近期有过手术史,请务必告知医生。
手术前务必告知外科医生你是否在服用该药。手术前你可能需要暂时停用三七。
如果你有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慢性胃炎、房颤、肝脏病变、肾脏病变等病史,请务必告知医生。
如果你在服用环孢霉素A、咪达唑仑,以及降压药、降糖药、抗凝血类药物等,请务必告知医生。
三七会增加出血量,月经期女性使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三七增加流产概率,孕妇使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三七?
内服三七煎汁或三七粉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不宜睡前服用,以免引起神经兴奋,造成失眠。
长期单独服用三七粉时,每次1〜3克,每天不超过9克。
如果患有胃肠道病变,单独服用三七粉时,最好用米汤送服。
外用时,可取适量三七粉,敷于伤处。
三七可用于泡酒,内服可活血、化瘀、止痛,也可外用,具有消肿的功效。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及茶类,可以降低药效,请咨询医生。
藜芦、五灵脂不可与三七一同服用,如在服用,请咨询医生。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三七无毒。
过量服用,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
精神亢奋、失眠
口渴
过量服用,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并就医治疗:
恶心、呕吐
心动过缓
颜面红肿
大便干燥
我该如何选购三七?
三七的道地产区在云南省。
好的三七为圆柱形或者类似圆锥形,表面棕黑色或灰黄色,沿长轴方向有断断续续的皱纹。质地坚硬,新鲜断面为灰绿色、黄绿色或者灰白色。品尝时有苦味,但后味发甜。
好的三七粉颜色灰黄,无杂质,没有强烈气味,品尝时有苦味,但后味发甜。
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虫蛀。
含三七的中成药有哪些?
三七片:用于治疗咯血、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倒肿痛。
三七伤药片: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瘀阻、关节痹痛;还可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神经痛等。
三七血伤宁胶囊:用于治疗瘀血阻滞、血不归经造成的各种血证及瘀血肿痛,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肺结核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及痔疮出血,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月经血量过多等。
舒胸片: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胸痹,缓解胸闷、心前区刺痛;还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复方丹参滴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缓解胸闷、心前区刺痛;还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三七和菊三七一样吗?
三七和菊三七都有止血、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但是三七的效果更好,价格也更高。
菊三七有肝毒性,长期服用可引起肝损伤,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用药误区
误区:三七可以降血压。
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也可以改善脑栓塞后的脑血流量等。但是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三七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材宜咨询医药专业人员。
用中成药治病必须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中药要远离儿童。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89)
- 板蓝根(1028)
- 青霉素(900)
- 阿司匹林(795)
- 枸杞子(726)
- 菊花(689)
- 阿度西林(680)
- 黄连(645)
- 大山楂丸(614)
- 奥美拉唑(592)
- 甘草(580)
- 百合(472)
- 三七(444)
- 巴多昔芬(437)
- 增液颗粒(373)
- 生津消渴胶囊(341)
- 麻芩消咳颗粒(336)
- 英花片(334)
- 阿福特罗(329)
- 维A酸(326)
- 何首乌(315)
- 丙酸氟替卡松(314)
- 复方鱼腥草胶囊(313)
- 五灵脂(307)
- 安胃止痛胶囊(305)
- 醋酸甲萘氢醌(304)
- 氯拉洛尔(304)
- 哌拉西林(299)
- 环硫雄醇(297)
- 青藤碱(29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95)
- 柳栎浸膏(294)
- 诺替西泮(294)
- 氨来咕诺(291)
- 麻苏止咳颗粒(291)
- 阿洛司琼(290)
- 猴头菌提取物(289)
- 己烯雌酚(287)
- 麦味地黄口服液(285)
- 巴柳氮(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