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正名: 甘草
英文名: Gancao
别称: 粉草、甜草、美草、蜜草、蕗草、棒草、蜜甘、国老、灵通、甜根子
什么是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和根茎。
甘草味甘,药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甘草的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皂苷、生物碱、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多糖等。其中,黄酮和三萜皂苷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甘草药材中,甘草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50%,甘草酸不得少于2.0%;干燥的甘草饮片中,甘草苷的含量不得少于0.45%,甘草酸不得少于1.5%。
功效与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甘草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胃溃疡、保护肝脏、抗心律失常、抗休克、降血糖等作用。
甘草可以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还可以缓解药物烈性和毒性。
目前,甘草还被用来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甘草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甘草。
如果您正在服用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芫花、京大戟、甘遂等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孕妇服用甘草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甘草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甘草?
甘草可煎汁内服,服用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甘草煎汁内服,每日常规用量为2~10克;用于调和药性时,可用到10克;用于中毒抢救时,剂量最大可用到60克。
甘草煎水外洗,或研末外敷,可治疗诸疮疼痛。
甘草还可以泡酒饮用,例如:
补精益志酒:与川芎、杜仲、白茯苓等药物配伍使用,可益肾补精、活血养老,用于形体消瘦、肾阳虚痿、腰膝酸软、虚劳损伤、面容苍老、食欲减退等症。
大补药酒:与党参、黄芪(蜜制)、山药、白术等药物配伍使用,可补血、益气,用于气血两亏、倦怠乏力。
万金药酒:与当归、白术、远志等药物配伍使用,具有柔肝温肾、健脾益气、通络活血的功效,可用于气血虚弱、肾阳不足导致的面色无华、气短乏力、食欲减退、心悸头晕、腰酸膝软等。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服药期间,不要服用海藻、芫花、京大戟、甘遂等药物。
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可能会使甘草的药效降低,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甘草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使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目前未查到文献资料显示甘草对人体有毒性作用。但动物实验表明,甘草有可能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低血钾性肌病等。如果要长时间服用,请咨询专业医生,并制定合理的服药计划。
我该如何选购甘草?
甘草常生长在干旱的沙地、盐渍化的土壤及山坡的草地等。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蒙古及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甘草为红棕色或灰棕色的圆柱形,有的外表皮比较松,有的比较紧,表皮有明显的纵向沟纹、皱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地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为黄白色、粉性,有环状纹路,部分断面会出现裂隙,断面中部有髓。甘草气微,有特殊的甜味。
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木质比较粗壮,外皮多为灰棕色,粗糙,部分长有分枝。质地坚硬,木质粉性小、纤维多。根茎有较多粗大的不定芽。
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质地坚实,外皮多为灰棕色,不粗糙,皮孔不明显。
甘草片多为椭圆形的厚片,表皮为棕红色至灰棕色,有细小的纵向皱纹,多粗糙。切面为黄白色,有明显的放射状及层环纹路,部分会出现裂隙。气微,有特殊的甜味,咀嚼时没有豆腥味。
炙甘草为椭圆形厚片,边缘为红棕色,有些许光泽。切面为黄色或深黄色,有明显层环及放射样纹路。质地稍黏。闻起来有焦香气,尝起来味道较甜。
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并注意防潮及防虫蛀。
含甘草的中成药有哪些?
气痛丸:具有健胃消滞、行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机阻滞引起的脘腹胀痛。
六一散:具有利湿、清暑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受暑湿所导致的身倦、发热、泄泻、口渴、小便黄少,也可外用治疗痱子。
四君子丸:可健脾益气,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欲不佳、食少便溏等。
玄麦甘桔颗粒:可清热、滋阴、利咽、祛痰,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口干鼻燥、咽喉红肿疼痛等。
甘草和甘松功效一样吗?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和根茎,甘松是败酱科植物甘松的根或根茎。甘草和甘松的功效不同。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咳嗽痰多、脾胃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还可以缓解药物烈性和毒性。
甘松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可治疗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等。
用药误区
误区:甘草只能内服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咳嗽痰多、脾胃虚弱、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还可以缓解药物烈性和毒性。大多数情况, - 甘草是以内服的方式使用,但在治疗皮肤疮肿疼痛时,也可以煎汤外擦,或研末外敷。
误区:甘草可以长期大量服用
甘草不宜长时间过量服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以便对症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4)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59)
- 阿司匹林(737)
- 枸杞子(685)
- 菊花(645)
- 阿度西林(616)
- 黄连(601)
- 大山楂丸(577)
- 甘草(536)
- 奥美拉唑(525)
- 百合(430)
- 三七(405)
- 巴多昔芬(393)
- 增液颗粒(334)
- 生津消渴胶囊(299)
- 麻芩消咳颗粒(295)
- 阿福特罗(291)
- 英花片(291)
- 维A酸(288)
- 何首乌(273)
- 丙酸氟替卡松(271)
- 五灵脂(271)
- 复方鱼腥草胶囊(269)
- 哌拉西林(263)
- 氯拉洛尔(262)
- 醋酸甲萘氢醌(260)
- 安胃止痛胶囊(258)
- 麻苏止咳颗粒(257)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青藤碱(256)
- 柳栎浸膏(254)
- 诺替西泮(254)
- 氨来咕诺(252)
- 环硫雄醇(252)
- 己烯雌酚(250)
- 巴柳氮(248)
- 猴头菌提取物(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