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正名: 蜈蚣
英文名: Wugong
拉丁名: Scolopendra
别称: 百足虫、天龙、蝍蛆、百脚、吴公
什么是蜈蚣?
蜈蚣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蜈蚣味辛,药性温;归肝经。有毒。
蜈蚣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多肽类、无机元素、脂肪酸、氨基酸等。其中,蛋白质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与作用
蜈蚣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蜈蚣具有抗肿瘤、抗惊厥、抗炎、抗衰老、促消化、抑菌、镇痛、保护心肌等作用。
蜈蚣可用于治疗中风口㖞、半身不遂、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偏正头痛、风湿顽痹、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
目前,蜈蚣还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高血压肾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癌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蜈蚣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蜈蚣。
血虚生风者,禁止使用蜈蚣。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孕妇禁止使用蜈蚣。
哺乳期女性使用蜈蚣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蜈蚣?
蜈蚣可以煎汁内服,也可以研成细粉服用,还可入丸散剂服用。服用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蜈蚣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5克;蜈蚣研成细粉服用时,每日常规用量为0.5~1克。
外用时,可取适量蜈蚣烘干后研成细粉,用猪胆汁调制后,敷于患处,可以治疗中风口眼歪斜。
蜈蚣还可以泡酒使用。
三虫酒(内服):与全蝎、僵蚕等中药配伍泡酒,具有散风导滞、搜风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
蜈蚣酒(内服):用蜈蚣与白花蛇泡酒,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风、搜风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生冷、油腻、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影响蜈蚣的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蜈蚣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蜈蚣有毒,其毒性成分为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
使用蜈蚣,引起以下不良反应时,需要立即停药,并立即送医抢救。
四肢发软
行走不稳
吐字不清
长期或大量使用蜈蚣,引起以下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胃痛
心悸
胸闷
气短
肌肉痉挛
我该如何选购蜈蚣?
蜈蚣主产于湖北、湖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蜈蚣具有如下特征:
蜈蚣: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扁平长条形,共有22个环节。蜈蚣头部接近圆形,为暗红色或红褐色,略微有光泽,前端稍稍突出,两边有一对颚肢,头部前面有一对触角。蜈蚣躯干部的第二节与头部的颜色相同,其余二十节都为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从第四节至第二十节上常常有两条纵向沟线;蜈蚣腹部为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从第二节开始,每节两边各有一对步足;步足为黄色或红褐色,部分为黄白色,形状为弯钩形,最后一对步为尾状,容易脱落。蜈蚣质地脆,断面有裂隙,有些许腥味,以及特殊的臭气,味道辛、微咸。
品质好的蜈蚣宽、腹部干瘪。
存放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蛀。
温馨提示
蜈蚣有毒,请从正规药店和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
含蜈蚣的中成药有哪些?
宫糜膏:具有清热燥湿、化腐生肌、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宫颈糜烂。
癫痫平片:具有豁痰开窍、平肝清热、息风定痫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痰闭阻引起的癫痫。
小儿抽风散:具有清热祛风、镇惊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四肢抽搐、小儿惊风、口眼㖞斜等。
医痛丸:具有祛风化痰、定痫止搐的功效,用于治疗痰阻脑络引起的癫痫,解除双目上吊、抽搐昏迷、口吐涎沫等。
金蒲胶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益气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食管癌、晚期胃癌患者属痰湿瘀阻及气滞血瘀证者。
蜈蚣和蜈蚣七功效一样吗?
蜈蚣是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蜈蚣七是兰科杓兰属植物毛杓兰或大叶杓兰的根及根茎。两者功效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蜈蚣和蜈蚣七都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都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蜈蚣通经络而止痛,还能息风镇痉,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破伤风、偏正头痛等;蜈蚣七只能治疗风湿痹痛。
蜈蚣还具有攻毒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蜈蚣七还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带下、淋症等。
用药误区
误区:蜈蚣有毒,只能泡酒使用
蜈蚣并不是只能泡酒使用。蜈蚣虽然具有强烈的毒性,但是在严格控制好服用剂量的前提下,是可以煎汁内服或者研末服用的。蜈蚣煎汁内服时的每日常规用量为3~5克;研末服用时的每日常规用量为0.5~1克。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1)
- 阿司匹林(741)
- 枸杞子(685)
- 菊花(647)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3)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6)
- 百合(431)
- 三七(406)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7)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2)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3)
- 五灵脂(273)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9)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环硫雄醇(254)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己烯雌酚(251)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