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
正名: 香薷
英文名: Xiangru
拉丁名: Moslae Herba
别称: 香菜、香草、香茸、香戎、香棻、石苏、石艾、石香薷、蜜蜂草、香薷草、小香薷、满山香、青香薷、香茹草、土香薷、七星剑、小叶香薷、紫花香菜、细叶香薷
什么是香薷?
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
香薷味辛,药性微温。归肺、胃经。
香薷主要成分是挥发油、无机元素、黄酮等。其中,挥发油为主要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干燥的香薷中,挥发油的含量不得少于0.60%;麝香草酚与香荆芥酚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16%。
功效与作用
香薷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香薷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阴道滴虫、镇痛、镇静、增强免疫、增强学习记忆功能、调节回肠运动等作用。
香薷可以治疗恶寒发热、暑湿感冒、腹痛吐泻、头痛无汗、小便不利、水肿等。
香薷还可用于治疗湿疹、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香薷过敏者,禁止服用。
表虚者,不宜服用香薷。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在使用香薷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使用香薷?
香薷可煎汁内服,也可入丸散剂使用。用药时要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每日常规用量为3~10克。
外用时,取适量香薷捣烂外敷,可治疗痱子及多发性疖肿;也可煎水外洗,多用于治疗皮肤瘙痒。
温馨提示
内服时,适宜凉饮。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生冷、油腻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香薷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使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目前未见有研究显示香薷有毒,也未见有按规定剂量服用香薷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有资料显示,热饮香薷汤剂容易造成呕吐。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务必咨询医生。
如何选购香薷?
香薷主要来源于石香薷和江香薷。
石香薷主产于江西新余、广西平乐、湖南长沙、四川成都、陕西咸阳等地。
江香薷主产于江西分宜、宜春及新余等地。
香薷具有如下特征:
香薷的全体覆盖有白色的茸毛。茎挺立或稍显波状弯曲,接近根部为圆柱形,上部为方形,有明显的节,颜色为淡紫色或黄绿色;质地较脆,容易被折断。叶片为暗绿色或灰绿色,对称生长,多皱缩、破碎或已脱落,完整的叶片润湿展平后为披针形或长卵形,边缘长有稀疏的锯齿。茎顶带有淡黄色或淡紫色的穗状花序,宿存的花萼钟状,苞片脱落或残存。香薷有浓烈香气,味辛,咀嚼时有些许舌头麻木的感觉。
品质好的香薷质地嫩,叶为绿色,茎为淡紫色,花穗较多,香气浓烈。
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含香薷的中成药有哪些?
藿香祛暑水:具有祛暑化湿、解表和中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内蕴湿滞、受暑感寒所致的头痛无汗、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四肢酸懒、腹痛腹泻等。
香菊感冒颗粒:具有疏风解表、芳香化湿、清暑解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四时感冒,其中,更适合治疗夏季感冒发热、胸闷、头痛、无汗等。
流感茶:具有祛暑清热、解表化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暑热感冒、发热恶寒、胸闷呕恶、食痛体倦、头痛体倦、食欲不振等。
肠炎宁片:具有清热利湿、行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腹泻、小儿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及急性和慢性胃肠炎。
香薷和藿香功效一样吗?
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藿香是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两者功效不相同。
香薷和藿香都具有化湿和中的功效,均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头痛、呕吐、泄泻等。
香薷还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恶寒发热、腹痛、水肿、小便不利等。藿香还具有解暑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等。
用药误区
误区:香薷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香薷。香薷辛温发汗的能力比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者,不宜使用香薷。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使用中成药治病必须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中药要远离儿童。
不要随意吧自己所用的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45)
- 板蓝根(989)
- 青霉素(860)
- 阿司匹林(738)
- 枸杞子(685)
- 菊花(646)
- 阿度西林(618)
- 黄连(602)
- 大山楂丸(578)
- 甘草(537)
- 奥美拉唑(525)
- 百合(431)
- 三七(405)
- 巴多昔芬(394)
- 增液颗粒(335)
- 生津消渴胶囊(301)
- 麻芩消咳颗粒(296)
- 阿福特罗(292)
- 英花片(291)
- 维A酸(289)
- 何首乌(274)
- 丙酸氟替卡松(272)
- 五灵脂(271)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0)
- 氯拉洛尔(264)
- 哌拉西林(264)
- 醋酸甲萘氢醌(262)
- 安胃止痛胶囊(260)
- 麻苏止咳颗粒(258)
- 青藤碱(257)
- 诺替西泮(256)
- 七子填精口服液(256)
- 柳栎浸膏(254)
- 氨来咕诺(253)
- 环硫雄醇(253)
- 猴头菌提取物(250)
- 己烯雌酚(250)
- 巴柳氮(248)
- 麦味地黄口服液(248)
- 硫酸司巴丁(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