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
正名: 大黄
英文名: Dahuang
拉丁名: Rhei Radix Et Rhizoma
别称: 将军、黄良、火参、峻、川军、锦纹大黄、肤如
什么是大黄?
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
大黄为寒性药,味道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大黄可以分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
大黄的化学成分包括苯丁酮苷类、蒽类、二苯乙烯苷类、挥发油、脂肪酸、多糖、鞣质等,蒽醌类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大黄中,含总蒽醌以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不能少于1.5%;含游离蒽醌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20%。干燥的大黄饮片中,游离蒽醌以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酚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35%。酒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不得少于0.50%。熟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不得少于0.50%。大黄炭中总蒽醌含量不得少于0.90%,游离蒽醌含量不得少于0.50%。
功效与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脂、抗溃疡、促进凝血、保肝、利胆、保护肾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泻下、解热等作用。
大黄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积滞便秘、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产后瘀阻、湿热痢疾、水肿、淋证、跌打损伤、血热吐血、水火烫伤、烧烫伤等。
目前,大黄还可以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毒鼠强中毒、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大黄过敏者,禁止使用。
对酒精过敏者,禁止使用酒大黄。
脾胃虚寒、血虚气弱者,请谨慎使用大黄。
如果您正在服用四环素类、红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硫酸亚铁、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禁止使用大黄。
哺乳期女性及月经期女性,请谨慎使用大黄。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使用大黄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大黄?
大黄煎汁内服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大黄的每日常规用量为3~15克。
大黄用于泻下时,煎煮的时间不可以过长,应该后下,或者直接开水泡服。
外用时,取适量大黄研成细末外敷患处,可以治疗水火烫伤、热毒痈肿等。
大黄煎液可以作灌肠用。
大黄可以泡酒饮用。
大黄附子酒:和制附子配伍泡酒,有温中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寒秘、冷秘。
大黄蟅虫酒:和蟅虫、水蛭等药物配伍泡酒,有消癥化积、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癥瘕、腹中有包块、坚硬不移、痛有定处者。
温馨提示
大黄苦寒,容易伤及人体正气,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的食物及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避免和四环素类、红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硫酸亚铁、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同时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传统医学认为大黄无毒,但是现代动物实验表明,大黄有较强的生殖毒性,对动物胚胎有致死和致畸作用。如果服用大黄,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常规使用时,不会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但过量服用,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
恶心
呕吐
头晕
腹痛
腹泻
停用大黄后,如果症状没有缓解,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就诊治疗。
我该如何选购大黄?
掌叶大黄主要产自甘肃、四川、西藏、陕西、青海等地区;唐古特大黄主要产自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地区;药用大黄主要产自四川、陕西、河南、湖北、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
大黄多为棕褐色或黄棕色不规则的圆形厚片或厚块,大小不一,表面有疙瘩状隆起和纵向的皱纹。大黄的切面一般为淡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比较平坦,根茎髓部比较宽广,有排列成环或散在的星点。根木部发达,有放射状纹理,形成明显的层环,没有星点。大黄气味清香,品尝时有苦味和微微的涩味,咀嚼时粘牙,有沙粒感。
酒大黄由大黄片与黄酒搅拌、炒干而得。形状和大黄片一样,表面为深棕黄色,可以看到焦斑,有淡淡的酒香味。
熟大黄由大黄块酒蒸而得。多为黑色,形状为不规则的块片,断面中部有放射状纹理。质地坚硬,有淡淡的香味。
大黄炭由大黄片炒焦而得。形状和大黄片一样,表面为焦黑色,内部为焦褐色或者深棕色,有焦香味。
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注意防虫蛀。
含大黄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宁丸:具有消肿通便、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治疗火毒内蕴引起的口舌生疮、目赤牙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腹中胀满等。
清泻丸:具有清热、消滞、通便的作用,可以治疗实热积滞引起的大便秘结。
大黄清胃丸:具有清热通便的功效,可以治疗胃火炽盛引起的头痛、目眩、口干舌燥、大便燥结等。
胃肠复元膏:具有理气通下、益气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胃肠术后腹胀、胃肠活动减弱,缓解脘腹胀满、大便不下、体乏气短等不适症状,也可用于老年性便秘、虚性便秘的治疗。
生大黄和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功效一样吗?
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和大黄炭都是大黄的炮制品种,因为制作的方法不同,作用也会各有侧重。
生大黄泻下的作用比较强,入汤剂应该后下,或者直接开水泡服。
熟大黄泻下力缓,可泻火解毒,多用于火毒疮疡。
酒大黄善于清上焦血分热毒,多用于目赤咽肿、牙龈肿痛。
大黄炭凉血止血、化瘀的作用比较强,多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证。
用药误区
误区: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汁时都应该后下
大黄与其他药物配伍煎汁是否需要后下取决于大黄在汤药中发挥的作用。如果大黄发挥的是泻下攻积的作用,那么煎煮时就应该后下;如果大黄发挥的是其他作用,如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则不需要后下,正常煎煮即可。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91)
- 板蓝根(1028)
- 青霉素(900)
- 阿司匹林(795)
- 枸杞子(727)
- 菊花(689)
- 阿度西林(681)
- 黄连(645)
- 大山楂丸(615)
- 奥美拉唑(593)
- 甘草(580)
- 百合(472)
- 三七(445)
- 巴多昔芬(438)
- 增液颗粒(375)
- 生津消渴胶囊(341)
- 麻芩消咳颗粒(336)
- 英花片(335)
- 阿福特罗(329)
- 维A酸(327)
- 丙酸氟替卡松(318)
- 何首乌(315)
- 复方鱼腥草胶囊(314)
- 五灵脂(307)
- 安胃止痛胶囊(306)
- 醋酸甲萘氢醌(305)
- 氯拉洛尔(304)
- 哌拉西林(301)
- 环硫雄醇(299)
- 柳栎浸膏(297)
- 七子填精口服液(297)
- 青藤碱(297)
- 诺替西泮(295)
- 麻苏止咳颗粒(293)
- 氨来咕诺(292)
- 阿洛司琼(291)
- 猴头菌提取物(290)
- 己烯雌酚(289)
- 麦味地黄口服液(288)
- 巴柳氮(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