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
正名: 地耳草
英文名: Diercao
别称: 田基黄、小田基黄、田基苋、香草、雀舌草、荞壳草、合掌草、降龙草、跌水草、小元宝草、耳挖草、寸金草、七寸金、七层塔、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田边菊、刘寄奴、痧子草、光明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水榴子、观音莲、雷公箭、斑鸠窝、土防风、枫草儿、黄花仔、蛇喳口、禾霞气
什么是地耳草?
地耳草是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
地耳草味甘、微苦,药性凉。归胆、肝经。
地耳草的成分包括黄酮、挥发油、氧杂蒽酮、间苯三酚等。其中,黄酮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与作用
地耳草具有散瘀消肿、利湿清热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地耳草有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地耳草可以用来治疗跌扑损伤、湿热黄疸、疮疖痈肿,也可以治疗急、慢性肝炎等。
研究显示,地耳草还可以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地耳草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
脾胃虚弱者,请谨慎使用地耳草。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诉医生。
孕妇使用地耳草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哺乳期女性使用地耳草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
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医嘱规范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如何使用地耳草?
地耳草煎汁内服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地耳草的每日常规使用剂量为9~15克。入药剂量,遵医嘱使用。
地耳草煎汁外洗患处,可治疗湿疹。
地耳草捣烂取汁漱口,可治疗口腔炎。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酒水和茶类等,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药物出现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未见文献报道地耳草有毒性作用。目前,也未见资料显示服用地耳草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请咨询专业医生。
我该如何选购地耳草?
地耳草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
地耳草为黄褐色,根须状。茎多单一,部分茎的底部有些许分枝,表面为黄棕色或黄绿色;质地比较脆,容易被折断,断面中空。叶子对称生长,没有柄;叶片为卵圆形或卵形,边缘整齐,没有锯齿。聚伞花序顶生,花朵为橙黄色或黄色,比较小,长有5片萼片和5片花瓣。地耳草闻起来没有臭味,尝起来味道微微发苦。
放于干燥的地方保存,并注意防潮。
含地耳草的中成药有哪些?
田基黄注射液:具有消肿散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中华跌打丸: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止血、祛瘀活血、活络舒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瘀痛、筋骨挫伤、创伤出血等。
清肝败毒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急、慢性肝炎。
田基黄糖浆:具有消肿散瘀、利湿清热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胆湿热所致的病毒性肝炎。
地耳草和地胆草的功效一样吗?
地耳草为藤黄科植物类中药,地胆草为菊科植物类中药。地耳草和地胆草都可清热消肿,治疗湿热黄疸、疮疖痈肿。
地耳草和地胆草的功效区别:
地耳草还可利湿、散瘀,用于跌扑损伤等。
地胆草既还可入肺经,清肺热;同时还有解毒、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感冒高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目赤、痢疾。
用药误区
误区:地耳草可治疗肺热咳嗽
地耳草具有清热消肿、利湿、散瘀的功效,可治疗湿热黄疸、疮疖痈肿、跌扑损伤等。但地耳草主要入肝经和胆经,主要清肝胆湿热,清肺热作用不明显。因此,地耳草不能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找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学和药学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50)
- 板蓝根(994)
- 青霉素(868)
- 阿司匹林(747)
- 枸杞子(689)
- 菊花(652)
- 阿度西林(627)
- 黄连(608)
- 大山楂丸(584)
- 甘草(544)
- 奥美拉唑(538)
- 百合(438)
- 三七(410)
- 巴多昔芬(401)
- 增液颗粒(340)
- 生津消渴胶囊(306)
- 麻芩消咳颗粒(302)
- 英花片(297)
- 阿福特罗(295)
- 维A酸(294)
- 何首乌(281)
- 丙酸氟替卡松(279)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6)
- 五灵脂(276)
- 氯拉洛尔(271)
- 醋酸甲萘氢醌(269)
- 哌拉西林(267)
- 安胃止痛胶囊(266)
- 麻苏止咳颗粒(262)
- 青藤碱(262)
- 诺替西泮(261)
- 七子填精口服液(261)
- 环硫雄醇(260)
- 柳栎浸膏(259)
- 氨来咕诺(258)
- 己烯雌酚(257)
- 猴头菌提取物(255)
- 麦味地黄口服液(254)
- 硫酸司巴丁(252)
- 巴柳氮(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