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
正名: 地龙
英文名: Dilong
拉丁名: Pheretima
别称: 蚯蚓、地龙子、地农、附蚓、寒蚓、曲曲、赤虫、虫蟮、沪地龙、曲蛇、曲蟮、蜿、引无、土龙
什么是地龙?
地龙是钜蚓科动物通参环毛蚓、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前一种称为“广地龙”,后三种称为“沪地龙”。
地龙药性寒,味道咸。归膀胱、脾、肝经。
地龙的化学成分包括酯类、蛋白质、核苷酸等,核苷酸和酯类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功效与作用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平喘、利尿、通络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地龙有抗炎、镇痛、解热、降血压、止咳平喘、保护神经细胞、降低血浆黏度等作用。
地龙可以用于治疗惊痫抽搐、高热神昏、肺热喘咳、水肿尿少、半身不遂、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头痛等。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您有地龙过敏史,那么禁止使用地龙。
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者,应该谨慎使用地龙。
如果您正在服用螺内酯或者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孕妇禁止服用地龙。
哺乳期女性服用地龙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地龙?
地龙煎汁内服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煎汁内服时,地龙的每日常规用量为5~10克。
活地龙配伍其他药物一起捣烂后外敷患处,可以治疗丹毒。
地龙可以泡酒饮用。
地龙酒:有清热、通络、降压、平肝的功效,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
乌头地龙酒:和制川乌、红花等药物配伍泡酒,具有通络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可用于坐骨神经痛。
温馨提示
过量服用地龙可能会中毒,用药应咨询医生,以便提高药效,避免出现中毒反应。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及酒类、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避免和螺内酯同时服用。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地龙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反应。
过量服用,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休克
晕厥
过量服用,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停用,并就医治疗:
呼吸困难
血压升高后又突然降低
头晕、头痛
心悸
全身乏力
四肢冰冷
我该如何选购地龙?
根据产地的不同,地龙可分为广地龙和沪地龙。
广地龙的道地产区是广东灵山、南海和广西横县,福建也有分布。
沪地龙主要产自上海和江苏。
广地龙为弯曲的长条状薄片,边缘稍稍卷曲。背部为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为浅黄棕色,全体都有环节,第14~16环节的位置比较亮。
雄生殖孔位于第18环节腹侧刚毛圈的一小孔突上,内侧有隆起的刚毛圈,外侧有较多的浅皮褶环绕,前面的两边有一至二排横向的小乳突,每边有10~20个。第7/8~8/9环节间的椭圆形突起上有2对受精囊。
广地龙的前端比较尖,尾端比较圆润,刚毛圈粗糙且硬,颜色比较浅。重量轻,为革质,不容易折断。闻起来有腥味,品尝时有淡淡的咸味。
沪地龙全体都有环节,背部为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为浅黄棕色,第14~16环节的位置比较亮。第18环节的位置有一对雄生殖孔。有些沪地龙的雄交配腔可以全部翻出,为阴茎状或花菜状;有些沪地龙的雄生殖孔内侧有一个或多个小乳突;有些沪地龙的雄交配腔孔为纵向的裂缝状。在6/7~8/9环节间可以发现3对受精囊孔。
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并注意防虫蛀、防霉变。
以地龙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有哪些?
复方地龙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可治疗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喁斜、自汗、乏力、心悸等。
红活血胶囊:有祛瘀通脉、益气活血的功效,可用于中风恢复期及气虚血瘀引起的胸痹,也可用于脑梗死恢复期、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治疗。
姜胆咳喘片:具有止咳平喘、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接骨丸:具有消肿止痛、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治疗闪腰岔气、跌打损伤、局部青紫肿痛等。
地龙注射液: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喘息、咳嗽。
地龙和地蚕功效一样吗?
地龙为动物类中药,来源于钜蚓科动物通俗环毛蚓、参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地蚕为植物类中药,来源于唇形科植物地蚕。两者功效不同。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平喘、利尿、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惊痫抽搐、高热神昏、肺热喘咳、水肿尿少、半身不遂、关节痹痛等。
地蚕具有益肾润肺、补血消疳的功效,可用于肺痨咳嗽、肺虚气喘、吐血、盗汗、小儿疳积等。
用药误区
误区:地龙会导致血压不稳定,高血压患者不能服用
过量服用地龙可能会出现血压先升高又突然降低等中毒反应。但是,常规剂量下,服用地龙并不会导致血压不稳定。相反,地龙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起效快、作用强,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其他注意事项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
- 维生素C(1050)
- 板蓝根(994)
- 青霉素(868)
- 阿司匹林(747)
- 枸杞子(689)
- 菊花(652)
- 阿度西林(627)
- 黄连(608)
- 大山楂丸(584)
- 甘草(544)
- 奥美拉唑(538)
- 百合(438)
- 三七(410)
- 巴多昔芬(401)
- 增液颗粒(340)
- 生津消渴胶囊(306)
- 麻芩消咳颗粒(302)
- 英花片(297)
- 阿福特罗(295)
- 维A酸(294)
- 何首乌(281)
- 丙酸氟替卡松(279)
- 复方鱼腥草胶囊(276)
- 五灵脂(276)
- 氯拉洛尔(271)
- 醋酸甲萘氢醌(269)
- 哌拉西林(267)
- 安胃止痛胶囊(266)
- 麻苏止咳颗粒(262)
- 青藤碱(262)
- 诺替西泮(261)
- 七子填精口服液(261)
- 环硫雄醇(260)
- 柳栎浸膏(259)
- 氨来咕诺(258)
- 己烯雌酚(257)
- 猴头菌提取物(255)
- 麦味地黄口服液(254)
- 硫酸司巴丁(252)
- 巴柳氮(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