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地黄

地黄

正名: 地黄

英文名: Dihuang

拉丁名: Rehmanniae Radix

别称: 生地、干生地、地髓、苄、牛奶子、芑、狗奶子、婆婆奶、原生地

什么是地黄?

  • 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

  • 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地黄可分为鲜地黄和生地黄。

    鲜地黄药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药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

  • 地黄的化学成分包括多糖、单萜、木脂素、黄酮、香豆素、三萜、苯乙醇及其苷、酚酸等,单萜和多糖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干燥的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不能少于0.02%,梓醇的含量不能少于0.2%。

功效与作用

  • 鲜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

  • 现代研究表明,地黄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炎、抗骨质疏松、抗脑缺血、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

  • 地黄可以治疗热病伤阴、发斑发疹、舌绛烦渴、吐血、衄血等。

  • 鲜地黄还能治疗咽喉肿痛等。

  • 生地黄能治疗阴虚内热、内热消渴、骨蒸潮热、津伤便秘等。

  • 目前,地黄还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阿尔茨海默病。

用药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地黄过敏者,禁止使用地黄。

  • 胃虚食少、脾虚湿盛及腹满便溏者,应该谨慎使用地黄。

  •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告知医生。

  • 孕妇服用地黄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 哺乳期女性服用地黄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如何使用地黄?

  • 地黄煎汁内服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 鲜地黄的每日常规用量为12~30克;生地黄的每日常规用量为10~15克。

  • 外用时,将生地黄捣烂,加热后外敷患处,可以治疗跌打伤痛。

  • 地黄可以配伍其他中药泡酒饮用。

    地黄首乌酒:和何首乌配伍泡酒饮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用于须发早白、腰膝酸痛、手足心热、遗精、发热口渴、阴虚内热等。

    地黄酒:和杏仁、大麻子配伍泡酒饮用,有益气明目、滋阴充悦的功效,可以用于虚羸。

温馨提示

地黄苦寒,容易损伤脾胃功能,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以便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我应该避免什么?

  • 避免和葱白、薤白等药物同时服用。

  • 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及酒类、茶类,可能会降低药效,食用前请咨询医生。

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

  • 目前,没有文献报道地黄有毒性作用,也没有资料显示服用地黄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如果长期服用地黄,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我该如何选购地黄?

  • 地黄的道地产区是河南的博爱、修武、孟县、武陟、温县等县区,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区也有分布。

  • 鲜地黄为条状或纺锤形,浅红黄色。外皮比较薄,表面有不规则的疤痕以及弯曲的芽痕、纵向皱纹、横长皮孔。鲜地黄有肉质感,容易折断,断面可分为皮部和木部。皮部为淡黄白色,可看到橘红色的油点;木部为黄白色,可看到放射状排列的导管。鲜地黄气味清淡,品尝时有微微的甜味及苦味。

  • 生地黄为长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团块状,两端比较细,中间比较粗。生地黄为棕灰色或棕黑色,表面皱缩,有不规则的横曲纹。质地比较软,有韧性,不容易被折断,断面乌黑或棕黑,有光泽感,且有黏性。生地黄体重比较轻,闻起来没有什么味,品尝时有淡淡的甜味。

  • 鲜地黄需要埋在砂土中贮存备用,并注意防冻;生地黄要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并注意防虫蛀、防霉变。

含地黄的中成药有哪些?

  • 润燥止痒胶囊:具有滋阴养血、祛风止痒、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治疗血虚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热毒蕴肤引起的痤疮肿痛以及热结便秘。

  • 润肺止咳胶囊: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疗热病伤阴引起的咳嗽,或者肺热燥咳。

  • 龟苓膏:具有滋阴润燥、降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津亏便秘、皮肤瘙痒、虚火烦躁、赤白带下、口舌生疮、疖肿疮疡等。

  • 银屑灵: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疗银屑病。

  • 三九胃泰颗粒:具有消炎止痛、行气健胃的作用,可以治疗糜烂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

生地黄和熟地黄功效一样吗?

  • 生地黄和熟地黄都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熟地黄是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生地黄和熟地黄都有滋阴的功效,都可治疗内热消渴、骨蒸潮热等。

  • 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功效还有不同的地方。

    生地黄还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治疗热病伤阴、发斑发疹、舌绛烦渴、吐血、衄血等。

    熟地黄还有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可以治疗心悸、眩晕、耳鸣、月经不调、崩漏、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盗汗遗精、血虚萎黄等。

用药误区

  • 误区:长期服用地黄可以强身健体

    地黄属于清热药,没有补虚的作用,长期服用也不能强身健体。而且,地黄苦寒,长期服用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尤其是脾虚湿盛及腹满便溏者,更应该谨慎服用地黄。

其他注意事项

  • 请记住:

    使用中药时,需要中医进行辨证,合理应用。

    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应遵医嘱。

    不要随意使用中药偏方。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应听信广告宣传运用中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