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虫威
通用名: 恶虫威
别名: Ficam、Gervox
商品名: 恶虫威
英文名: Bendiocarb
恶虫威是什么药?
恶虫威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的作用。特点是对蟑螂、蚂蚁击倒速度快,效果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杀灭和防治室内蚊虫、苍蝇、蟑螂、蚂蚁等害虫。
恶虫威有哪些用途?
恶虫威可以防治和杀灭室内及建筑物上的一些害虫,如蚊虫、苍蝇、蟑螂、蟋蟀、蠼螋、蚂蚁、衣鱼、跳蚤、臭虫、狗蜱等。
恶虫威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恶虫威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各有特点。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专业人士。
可湿性粉剂:20%;50%;80%。
粉剂:1%;2%。
喷雾剂:500g/L浓悬液。
油剂:250g/L悬浮液。
用药前须知
对恶虫威或氨基甲酸酯类药物过敏的人,请不要使用恶虫威。
计划怀孕或是处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应该避免接触恶虫威。
恶虫威对蜜蜂、蚕,以及鸟类、鱼类等有毒,应避免在其附近使用。
恶虫威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我该如何用药?
使用恶虫威时,请仔细阅读药物指南或说明书,按照说明使用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灭蟑螂:可以使用浓度为0.125%~0.5%的恶虫威药液喷洒,每平方米使用量为0.25克,杀灭蟑螂的效果可以持续数周,但没有驱赶蟑螂的作用。
灭蚊:可用恶虫威药液喷洒,每平方米使用量为0.5克,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可持续6个月。
灭蚁:可用恶虫威粉剂撒布在需灭蚊区域,每平方米使用量为0.1克,效果可持续9个月。
灭臭虫:可用浓度为0.25%~0.5%的恶虫威粉剂撒布或溶剂喷洒。
灭蚤:可用浓度为0.25%的恶虫威溶剂喷洒。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使用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喷洒恶虫威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吸入口鼻,也不要接触皮肤和眼睛。施药期间不能进食或饮水。
喷洒恶虫威后应及时脱下工作服,并用肥皂水清洗暴露在外的皮肤和工作服。
恶虫威使用时应该避免污染食品和餐具。
避免药液流入水域,施药器械也不要在河塘等水域清洗,用过的包装不可以作他用,也不要随意丢弃,避免污染环境。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不慎接触皮肤和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立即就医。
不慎吸入,应立即离开喷洒区域并立即就医。
如果不慎误食应该立即就医。如果不易获得医疗救治,在患者完全清醒、误食时间不足半小时的情况下,可催吐后立即携带药品标签到医院就诊,催吐时注意避免患者将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未严格按说明使用恶虫威,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出汗、流口水、脸红、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过快或过慢、胸部不适、抽搐、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或有其他不适,请携带恶虫威药品标签,尽快到医院急诊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
恶虫威应该如何保存?
恶虫威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远离火源和热源。
恶虫威应该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食品、饮料等分开存放。
应该放置在儿童等无关人员不能接触的地方,并加锁保存。
储存恶虫威应同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恶虫威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恶虫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下:
接触皮肤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如皮疹,以及局部红、肿、痛、痒等。
接触眼睛可引起:眼结膜充血、流泪等。
吸入呼吸道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
中毒时可出现:脸红、出汗、流口水、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部不适、心跳过快或过慢、肌肉颤搐、抽搐、视力模糊等。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恶虫威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恶虫威相互作用,为了安全起见,使用前请咨询专业人士。
碱性药物可促使恶虫威分解,导致药效减弱。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恶虫威?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远离化学制品,包括杀虫剂。如有需要,应咨询医生如何使用。
如何合理使用恶虫威?
购买时,请仔细阅读用药指南或说明书,看清药物浓度及使用规范,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恶虫威并不能杀灭所有昆虫,如需杀灭用药指南或说明书描述以外的昆虫,请选择其他有针对性的药物。
- 维生素C(1111)
- 板蓝根(1037)
- 青霉素(916)
- 阿司匹林(807)
- 枸杞子(738)
- 菊花(708)
- 阿度西林(695)
- 黄连(658)
- 大山楂丸(630)
- 奥美拉唑(617)
- 甘草(593)
- 百合(486)
- 三七(461)
- 巴多昔芬(446)
- 增液颗粒(398)
- 生津消渴胶囊(362)
- 五灵脂(358)
- 英花片(356)
- 维A酸(348)
- 麻芩消咳颗粒(346)
- 阿福特罗(342)
- 丙酸氟替卡松(330)
- 何首乌(329)
- 复方鱼腥草胶囊(322)
- 安胃止痛胶囊(318)
- 醋酸甲萘氢醌(314)
- 哌拉西林(314)
- 环硫雄醇(313)
- 清热八味胶囊(312)
- 氯拉洛尔(311)
- 七子填精口服液(311)
- 阿洛司琼(310)
- 柳栎浸膏(310)
- 青藤碱(307)
- 氨来咕诺(305)
- 诺替西泮(303)
- 己烯雌酚(301)
- 麻苏止咳颗粒(301)
- 麦味地黄口服液(301)
- 猴头菌提取物(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