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药物百科   »  儿泻停颗粒

儿泻停颗粒

通用名: 儿泻停颗粒

英文名: Erxieting Keli

儿泻停颗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 茜草藤、乌梅、甘草。

儿泻停颗粒的性状特征

  • 儿泻停颗粒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道甜、微苦。

儿泻停颗粒有哪些主要作用?

  • 清热燥湿、固肠止泻。

  • 可缓解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儿泻停颗粒用于治疗哪些病证?

  • 用于治疗外感热邪、湿热内蕴等造成的小儿泄泻。缓解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5次)、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黄绿稀溏或呈黄褐色伴臭味、可有少量黏液、恶心呕吐、自我感觉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口渴、小便减少、有刺痛、尿液发黄甚至发红、肛门灼热等症状。小儿腹泻病患者,也可以服用儿泻停颗粒辅助治疗。

用药前须知

  • 儿泻停颗粒为处方药物,需凭医师或其他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具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止服用。

  • 合并重度营养不良、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及大便有脓血者,需注意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 脾胃虚弱,腹泻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的患儿不宜服用。

  • 患有高血压、肝病、肾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儿,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服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过敏性体质者,谨慎服用。

儿泻停颗粒的制剂规格

  • 颗粒状药物,每袋装0.5克。

如何服用儿泻停颗粒?

  • 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服用。

  • 服用方法:按照说明书,开水冲服。

  • 服用剂量:1~6个月1次1袋,7个月~2岁1次2袋,3岁1次4袋,4~6岁1次6袋,7~14岁1次8袋;1天3次,3天为1疗程,病情重者加量服用或遵医嘱。

温馨提示:

儿童一定要在成年人的监护下服用。

儿泻停颗粒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 儿泻停颗粒的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明确。

用药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服药期间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可暂时禁食6~8小时,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 目前还不清楚哪些药物会与儿泻停颗粒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请务必咨询医生,以防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

  • 服用药物3~5天后,如果腹痛、腹泻等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或腹泻次数增加,大便颜色、性状改变或出现呕吐,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

使用中成药时,首先需要请中医进行辨证,做到合理应用。

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服用,也不可长期服用。

发生不良反应时请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调换药物。

不要相信非法中医诊所。

不要听信广告宣传使用中成药。

不要随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药推荐给他人使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密封保存。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药知识,请咨询相关医药专业人员。